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喜迎十九大|陜脫貧幹部:由五穀不分到群眾貼心人

2017年09月15日 09:08:1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貼心人,問不倒”與“睡不著,走不了”——記在陜西老區脫貧一線鍛鍊成長的多名黨員幹部

  新華社西安9月14日電題:“貼心人,問不倒”與“睡不著,走不了”——記在陜西老區脫貧一線鍛鍊成長的多名黨員幹部

  新華社記者陳晨

  一年前,村裏來了個年輕人--29歲的陜西省甘泉縣會計事務管理局幹部程濤。可村民們沒人在意,這個年輕人第一次到貧困戶家拜訪,就被這個貧困戶主人下了“逐客令”:“你個小後生,能辦成啥事哩?”

  一年後,這個年輕人的皮膚變黑了,方言説得更溜了。貧困戶開始把他當貼心人,有困難都找他。誰家的母雞下了蛋,都會想著送兩個過去,給他嘗嘗鮮。

  “只有深深紮根在群眾裏,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程濤回想起一年來在甘泉縣道鎮五里橋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

  這一年,程濤從沒氣餒過。群眾不歡迎,他就一張笑臉相送,貧困戶不積極,他就帶頭做示範。短短一年間,村裏的養雞、地膜玉米發展起來了,老舊危房改造了,17戶貧困戶中有11戶實現脫貧,曾經軟弱渙散的黨支部也有了凝聚力。

  “駐村抓脫貧的經歷,讓我真正理解了黨員的意義。”身為土生土長的延安人,程濤曾多次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每次都會在“只見公僕不見官”的展板前駐足良久。“作為一名‘80後’黨員,這是我受用一生的財富。”

  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也是陜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在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一批批老區的黨員幹部,以延安精神為引領,在脫貧攻堅一線錘鍊黨性,在同群眾的水乳交融中成長成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