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澳中工商業委員會主席撰文:必須緊緊抓住中國發展機遇

2017年08月24日 10:07:1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講好中國故事,才不會被“衰退論”和“懷疑論”矇住雙眼。澳大利亞必須緊緊抓住中國發展的機遇,這是澳大利亞在礦業繁榮之後以及變化了的世界經濟格局下唯一可以依賴的重大機遇。 

  澳中工商業委員會主席約翰布倫比日前在當地媒體發表文章説,在世界經濟復蘇不明朗情況下,每個國家都在講投資故事,有時候這些宣傳很有幫助,但有時候也讓人迷失方向。在過去幾年裏,西方有關中國的許多報道就屬於“有害”宣傳,他們幾乎用一個腔調説話,用兩個詞就能概括,那就是“衰退”和“懷疑”。“如果只看到這些並且相信這些刻意的負面宣傳,那我們一定會失去中國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機遇。”約翰布倫比説。

  “我也經常在澳大利亞媒體上看到中國經濟減速的字眼,卻沒有具體的資料加以證明。我每次看到這些輕率的結論都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約翰布倫比説,中國現在的增速確實放慢了,那是在過去幾十年兩位數的高增速基礎上放緩了腳步。即便如此,普遍預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到2020年都將保持年均6.5%的水準。

  根據中國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去年中國GDP增長6.9%,這是相當可觀的增長率。這個增速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平均增速要快兩倍以上。令人驚奇的是,仍然有很多人在説中國經濟“避免不了衰退”。可是,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高達40%。

  伴隨中國經濟“衰退論”的大多是“懷疑論”。約翰布倫比在文章中説:“我們也常常在澳大利亞聽到各種説法,如‘中國要買光澳大利亞所有的農場’,擔心中國投資背後的戰略目的,等等。實際上,我們要看真實的投資數字,美國人在澳投資佔到所有海外直接投資的26%,英國佔16%,中國只佔不到2.7%,所謂的中國投資威脅論從何而來?如果拒絕來自中國的投資,我們將失去巨大的機遇。”

  約翰布倫比説,講好中國故事,才不會被“衰退論”和“懷疑論”矇住雙眼。他反對持觀望態度,認為必須緊緊抓住中國發展的機遇,這是澳大利亞在礦業繁榮之後以及變化了的世界經濟格局下唯一可以依賴的重大機遇。他認為,中國可以講很多好故事,比如説相比澳大利亞,中國目前每人平均收入還比較低,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中國民眾收入持續增長,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高品質的食品、服務有著更多需求,澳大利亞工商界應努力滿足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澳中工商業委員會的調查,在未來10年,與中國相關的醫療、教育、旅遊、金融和建築産業將産生100萬個就業機會,但澳大利亞整個勞動力市場規模只有1200萬。這對提高澳大利亞就業水準和工資收入水準來説是巨大的推動力。

  約翰布倫比非常贊同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要超越“交易”這一觀點。比如,對中國出口服務,就與單純的出口礦物大不相同,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因此,首先要同中國消費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增加彼此的友誼和信任。這種民間往來是長期互利的,澳大利亞也要為中國投資夥伴提供更多的商業和投資機會。

  約翰布倫比特別強調,目前中國在研發和創新領域已經領先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每年投入約2000億澳元用於創新發展。澳大利亞政府也意識到只有依靠創新才能維持澳大利亞經濟持續增長,而且搭上中國的創新快車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為此,需要加大力度,加強澳中兩國高校和研究機構間的合作。同時,工商企業界也需要行動起來,在創新發展方面共同尋找發展機遇。

  約翰布倫比表示,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澳大利亞一定要講好中國故事,更主動地參與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宏大樂章中去。他相信澳中自由貿易協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澳大利亞提供難得的合作機遇,只有參與其中,澳大利亞在地區和世界事務中才可能擁有更大的發言權。(經濟日報駐堪培拉記者 翁東輝)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