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雄安開展萬米地下調查:地上地下,打造兩個雄安

2017年06月26日 10:42:3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這是一片千年福地!

  雄縣、容城、安新,近千年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地下百米以內結構均勻,工程條件好,適宜地下空間開發;這是我國中東部地熱資源最豐富區域,地下熱水資源年可開採量折合標準煤220萬噸。雄安新區,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從萬米深處地質調查開始,打造國土空間立體開發的第一個示範區。

  日前,安新縣大王鎮3個工程地質標準孔同時開工。支撐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地質調查工作全面拉開序幕。

  奮鬥目標:

  打造世界一流的“透明城市”

  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總要求,根據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與建設的需求,在前期初步調查基礎上,中國地質調查局確定了在雄安新區開構建世界一流水準的“透明雄安”目標。

  針對不同地下空間、資源利用目標層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將調查地下0-10000米範圍內土壤層、工程建設層、主要含水層、地熱儲層、深部探測層的地質結構和地質參數,建立不同空間尺度四維地質模型,打造世界一流水準的“透明雄安”基礎平臺。

  ——地下0-200米:主要開展水土品質、地下空間、工程地質、第四紀地質、生態水文地質(白洋淀與地下水關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服務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地下200-600米:開展水文地質調查。查明應急供水水源地和優質礦泉水分佈,為城市直飲水和應急供水提供支撐。

  ——地下600-6000米:開展地熱地質調查。600-3000米主要開展第三係地熱調查評價;300-6000米開展霧迷山、高於莊灰岩熱儲調查,基本查明雄安新區地熱儲層構造、結構、規模和成因。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