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已超60家

2017年06月26日 08:36:43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6月24日,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017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聯盟成立一年來,積極搭建創新平臺,部署啟動區域創新項目,推進成果轉化與推廣,有效支撐了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同時,吸引了41家産業化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新加入,目前,聯盟成員單位達到64家。

  據了解,聯盟已搭建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創新平臺。成立多個分支聯盟,涵蓋果樹、農業生物技術、種業、蔬菜、花卉等多個産業領域;投入150萬元組建京津冀聯合實驗室,建成農業資源環境、農産品品質安全、生物綠色防控等3個實驗室;組織開展宏觀性、領域性、專題性學術交流活動20余次,推動了專業學術交流平臺的搭建。

  為適應新形勢下區域協同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要求,聯盟部署啟動了區域創新項目。截至目前,已支援啟動37個協同創新類課題,投入經費3500余萬元,其中2017年年度經費達到1800萬元,取得良好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圍繞環首都農業科技示範帶建設、科技冬奧、區域農業調結構轉方式等重大任務,聚焦創新重點,先後聯合開展前沿性、基礎性、關鍵性項目協同攻關數20余項,有力支撐了區域科技創新和創新成果的示範應用。

  聯盟成立來,“借力京津、對接河北”,加快成果轉化落地。目前,共建順平大桃、青縣蔬菜、晉州梨等37個果樹生産示範基地,聯合開展示範新技術、新品種100多項;開展需求對接,在京津冀地區推廣糧飼玉米500多萬畝、鮮食玉米150萬畝、蔬菜新品種200多萬畝、羅非魚2萬畝、四季草莓3000多畝、疫苗2億羽、生態景觀草50萬平米,物聯網技術應用達1萬畝,涉農科技資訊服務總數超過500萬人次。

  據悉,下一步,聯盟將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指導下,聚焦國家和京津冀區域農業功能定位和重大科技需求,按照科技項目先行、合作平臺連結、聯盟成員單位聯動的協同創新機制,穩步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記者李慶國蘆曉春)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