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蹲點日記】甘肅隴南:坪婭鄉搬遷記

2017年06月14日 14:2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地處秦巴山區的甘肅隴南,惡劣的自然條件成為農民脫貧的最大一塊絆腳石。當地因地施策,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開發新的富民産業,逐步實現脫貧目標。

  “山大溝深,住房滑坡,澆地靠雨,吃水靠天”,是坪婭藏族鄉的真實寫照。這裡三面環山,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全鄉9個行政村1400多戶,近四成都是貧困戶。根據規劃,坪婭鄉今年底將整鄉搬出大山。而舊墩村是全鄉最後一個易地搬遷的村子。

  甘肅隴南市坪婭藏族鄉黨委書記 羅建軍:搬下去肯定讓大家生活好呢,花椒要大力發展。

  舊墩村村民 王西東:這花椒給我們栽,栽了成果還要五六年呢。

  羅建軍:我們花椒是沒掌握技術,我們一年要請技術員給我們培訓呢。

  舊墩村村民 宗如板:我們種苞谷種了一輩子。你培訓那不培訓,走走,不搬了,走,我不聽。

  今年60歲的老宗靠種植玉米,一年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他擔心搬下山,連這點收入也沒了。扶貧工作隊決定帶上老宗和其他村民代表到山下的花椒基地實地看看。

  甘肅隴南市馬街鎮沙坪村村民 杜朝順:我們現在摘了七百來斤花椒,七百來斤花椒去年以60元(一斤)的價錢賣了4萬塊錢。

  宗如板:你説的那麼的話還可以。

  羅建軍:就要從實際行動來幹這個(種花椒)事情呢。

  宗如板:哎,那沒有問題,我高興。

  按照計劃,舊墩村的村民易地搬遷後,也將學習種植花椒,農業部門按照每人平均2畝耕地,免費提供花椒樹苗和種植技術。心裏有了底,老宗和村民們終於同意了。

  舊墩村的搬遷剛剛開始,石溝村的村民已經住進了山下的新房子。

   甘肅隴南市坪婭藏族鄉石溝村村民 馬江英:你們看我住的房子還可以吧,小兩層,一百多個平米,還貼了墻紙、鋪了地板磚。我們現在方便多了,不但通了自來水,裏面還通了天然氣,以前我們還用柴火煮飯呢。

  易地搬遷“挪了窮窩”,發展富民産業則要幫助群眾“改窮業”。今年,當地又瞄準了鄉村旅遊,依託緊鄰風景區的資源優勢,扶持貧困戶發展農家樂。

  甘肅隴南市坪婭藏族鄉石溝村村民 張玉才:

  我們是易地搬遷到這裡,我們就辦起了農家樂,每月收入四五千以上,現在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五年來,甘肅省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加大勞務輸轉力度,發展全域旅遊和農村電商,平均每年近129萬人口脫貧,共有80多萬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發生率由40.48%下降到9.30%,下降了31.18個百分點。今年,甘肅省計劃將有24萬人搬出大山,60多萬人實現脫貧。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