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九屆全國網媒江西遊走進分宜感受別樣旅遊

2017年06月14日 12:11:18  來源:黃河新聞網
字號:    

   6月13日,淅淅瀝瀝的雨水停了,分宜縣天氣清涼,煙霧迷蒙,這一天,由全國近80家網路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2017全國網路媒體江西遊”採訪團在此停留,來到景色優美的分宜,記者們熱情高漲,先後踏訪了中國洞都、中國夏布之鄉、中國國際麻紡城、介橋古村、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樹木園等景點,感受分宜秀美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純樸自然的民風,體驗了一次別樣旅遊。

   牛郎織女洞口瀑布

   溶洞奇景色演繹牛郎織女愛情故事

   中國洞都旅遊區位於分宜縣東北部洞村鄉境內,總面積23.8平方公里,所在地洞村鄉因洞多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得洞村境內遍佈無數個溶洞,分佈規模之大在華東地區實屬罕見。

   “牛郎織女洞”就是洞村溶洞奇景之一,還未進入溶洞,仙女瀑布就像一塊象徵純潔愛情的白布,在洞口鋪展開來,嘩啦啦的水流聲清脆悅耳,似是在吟唱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洞全長超1600m,洞內有姻緣河全程貫通,是牛郎織女相知相戀,你儂我儂的深情所化,河水如兩人之間情意般綿綿千年不斷。洞內奇石訴情,巍峨高聳“南天門”、惟妙惟肖“王母變臉”、情侶互動“金石為開”等景點,將牛郎織女三世姻緣定格于溶洞內一石一岩,洞內鐘乳石奇觀與古老愛情故事相融合,述説著牛郎織女相遇相知一幕幕場景,令人感動、嘆服。

   “洞內鐘乳石奇觀如夢如幻,把牛郎織女浪漫愛情故事展現了出來,遊溶洞説故事,走完故事結束,真是完美動人。”中國青年網記者熊赳赳深有感觸地説。

   紡織夏布

   雙林小鎮傳承千年夏布余韻

   分宜縣雙林鎮有中國夏布之鄉之稱,夏布風情小鎮即位於此地。素有“輕如蟬翼、薄如宣紙、軟如羅絹、平如水鏡子”美譽的夏布,自唐朝始終,即成貢品。

  雙林湖畔,微風熏人醉,機杼的吱呀聲隨風兒搖擺,織布女低頭撥弄著手中的一縷縷紡紗。

  柔順的夏布成形,需經過打麻、績紗、紡紗、穿扣、刷布、織布、刺繡等一系列步驟。

  採訪團記者好奇地看著,欣賞著古老的紡紗織布技藝,看這一根根細絲是如何織成了布。

  機杼吱呀聲中,千年夏布余韻,至今傳承光大。

  目前,雙林鎮種植苧麻1萬餘下畝,年産苧麻400萬公斤、夏天布100萬匹,全鎮5100戶苧麻種植加工專業戶,85%以上的人員從事該産業。近年來,雙林鎮的夏布生産企業,産品暢銷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還是第一次見到手工織布,就像是在欣賞製作完成一件藝術品。”來自北京的中國網記者李進説,能見識到手工織布技藝,真是不虛此行。

  小鎮誕生面積最大國際麻紡城

  中國(江西)國際麻紡城坐落于分宜縣城核心區。

  麻紡城佔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7.8萬多平方米,分二期建設,一期一萬平方米已全部建成,二期已完成了主題體工程,明年10月前投入使用。

  麻紡城按照商超模式建設,油由麻紡城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運營,入駐企業只需要按照要求送樣、挂樣展示展銷,根據各自品牌特性裝修入駐。

  二期規劃四層商場、一個五星級酒店和一個酒店式公寓,將建立麻紡服裝、麻家紡、麻傢俬、麻工藝品、國際商貿中心等全産業鏈綜合服務平臺。

  國際麻紡城是我國建築面積最大、設計品味最高、功能配套齊全的麻紡專業市場,是國內外麻紡企業産品集中展示展銷、線上線下暢銷全球的理想之地,也是中國(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永不閉會的會館”。

    介橋古村歷史底蘊深厚

  一提起明朝歷史人物嚴嵩,可謂婦孺皆知,分宜縣城郊東南角的介橋村,是他的故里。歷史上,介橋村曾一度人文蔚起,歷代科甲蟬聯,英賢輩出。

  走進古村落,隨處可見明清老宅仿佛在無聲訴説嚴氏宗族的輝煌。在嚴氏宗祠的角落,已經殘破的命隆三世牌匾,記載著當年嚴嵩光宗耀祖時這個家族的顯赫。

  村裏老人説,解放初期,介橋村明清古祠群有20多所,現保存完善的明清古祠10余所,其中毓慶堂歷史有600多年。

  穿過村中幾條古巷,可見一堵斷墻,上面有一副精美的半身大象雕像。據村裏老人介紹,這裡曾是嚴嵩出生地和啟蒙拜師的瑞竹堂。

  鳥聲啁啾、古樸蒼翠的古樟群又是介橋村獨有風景。村西是樟樹群最集中地,現存20多棵,村南有400餘年的“樟樹王”。

  “不僅有自然景觀,歷史人文底蘊也深厚,真是好地方。”探尋結束後,媒體采風團記者如此讚道。

   樹木園

  離開古村,採訪團一行又來到了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樹木園。 “哇!太美啦,這就是個天然氧吧。”剛進園子,就有採訪團記者高興地説。只見這裡樹木蔥郁,環境優美,林中時而傳來啾啾鳥鳴。

  據介紹,樹木園主要任務是引種、馴化、收集、保存中北亞熱帶優良喬灌木樹種和部分國外樹種,研究其相應的育苗和造林技術,進行開發利用和示範推廣。

  目前樹木園已引種國內國外98個科270屬、近1000種樹種(變種)。收集和保存竹類117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13種國家二級保護樹種27種。此外,還不乏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30多種,引種面積1000余畝。

  採訪團記者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漫步林中,一邊聽著介紹一邊觀景,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一名來自東北的網媒記者深吸一口氣説:“平時困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裏,今天來這兒走走,感受自然,心情非常舒暢。”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