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蹲點日記】寧夏趙樓村:小山村的脫貧攻堅路

2017年05月21日 14:14:27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自然條件惡劣,貧困人口多。十八大以來,寧夏大力實施整村推進和産業扶貧,當地百姓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近日,央視記者來到了六盤山腳下的隆德縣趙樓村。

【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蹲點日記】寧夏趙樓村:小山村的脫貧攻堅路

  進入趙樓村,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了我們。無線網路覆蓋全村、馬路修到村民家門外、家家戶戶用上了太陽能,鋪上了地暖。

  村民告訴我們,別看趙樓村現在乾淨亮堂,可在一年前村裏環境還非常差,有些人住的是十幾年前的土坯房。2016年,當地利用中央和區財政投入的1500萬元扶貧資金,實施整村推進,不僅實現了通路、通水、通網路,還建成了綜合服務網點、文化廣場、衛生室。

  跳完廣場舞,張月桂該上班了。在趙樓村,像她這樣上班的農民還真不少,村裏的這片藥田就是工地。

【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蹲點日記】寧夏趙樓村:小山村的脫貧攻堅路

  六盤山區海拔高、光照足,這裡的百姓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但過去一直沒形成規模。精準扶貧開展以來,政府鼓勵村民將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並建立合作社。這樣村民既能獲得土地收益,還能通過勞務多一份工資收入。村裏還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冷涼蔬菜等其他産業。

  目前,趙樓村已建起了兩個千畝級的種植基地。五年來,趙樓村農副産業增收60%。村裏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了49戶,貧困發生率由過去28%降低到0.5%。2016年底趙樓村實現整村脫貧。

  今年,趙樓村又嘗試利用資産收益扶貧方式來壯大集體經濟,將集體資金入股成熟企業,讓村民變股東,改“輸血”為“造血”。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