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中國動力”

2017年05月15日 15:53:17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併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習主席總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回顧了“一帶一路”建設四年來在“五通”領域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要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新要求,並宣佈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援、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路、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人民幣援助、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等重大舉措。習主席的講話高度凝練了我國發起“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原則,高度概括了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高瞻遠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目標和新舉措,向世界經濟持續、均衡、繁榮增長注入了“中國動力”,為解決世界增長失策、發展失衡、治理失序提供了“中國方案”,為世界各國深化交流合作、民族融合發展、文明包容互鑒譜寫了“中國樂章”。

  “一帶一路”建設將搭建東亞經濟圈和與歐洲經濟圈溝通融合的橋梁紐帶。亞歐大陸腹地對外交通聯繫通道不暢,長期處於遠離世界市場的邊緣位置,這成為制約沿線地區經濟發展關鍵。“一帶一路”通過深化互聯互通,構建東西向的現代交通體系,提高運輸能力和效率,將把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與活躍的東亞經濟圈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自2011年重慶西站發出了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第一列中歐班列以來,截至2016年底,中歐班列運作路線達39條,開行近3000列,覆蓋歐洲9個國家、14個城市,形成了西、中、東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搭建了國際貨運班列“大動脈”。馳騁于廣袤歐亞大陸的中歐班列以其快速、便捷的優勢成為對中歐海運物流系統的有效補充,成為推動東亞經濟圈和與歐洲經濟圈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準的重要平臺,實現了沿線國家之間的道路聯通、物流暢通。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沿線國家帶來發展經濟急需的生産要素。“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對沿線國家強化能源資源、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供給、基礎設施産品供給,全面開創了國際公共産品供給新模式,正推動著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四年來,我國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二十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能源項目、油氣合作項目,有效地解決了沿線國家資源能源短缺和無法輸出問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向沿線國家關鍵項目注入了急需資金。未來我國將通過向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元、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海外投資基金、推動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3500億元人民幣等值貸款等措施有效緩解“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建設資金瓶頸,通過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發展援助計劃為沿線國家帶來産業發展所需技術和人才,從供給側破解沿線國家發展所需的要素制約,推動資源、能源、資金、人才、資本在沿線國家加速流動和高效配置。

  “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建立便利、高效、繁榮的世界自由貿易網路。過去四年,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情況下,2016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逆勢上揚,達到6.3萬億元人民幣的新高。2017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繼續升溫,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6.2%,相較去年全年擴大25.6個百分點,其中進口、出口值在同期全國總額中的佔比均接近三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水準參差不齊,既有發達經濟體,也有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很難用一個標準、一個規則、一個模式來建立自由貿易區網路,必須依據開放、包容、共用的目標要求,打造多層次、多類型、靈活多樣的雙邊、多邊、區域性、全球性自由貿易區。未來我國將通過實施多種形式的自由貿易政策,以點連線、以線帶面,重點突破、務實推進,積極推動RCEP向全面、高標準方向邁進,努力促成中國—海合會自貿區(CGFTA)談判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金融合作上取得共識,適時推動上合組織自貿區談判,進而逐步形成“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路。

  “一帶一路”建設將提升沿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供應網路中的位勢。隨著國際産能合作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的加快推進,我國境外投資和産業發展贏得了規模巨大的國際市場空間,優勢産能“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以多個經濟走廊和重點境外産業園區建設為代表的對外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沿線國家提升産業發展基礎能力、促進就業和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2014—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目前,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投資佔比依然偏低,國際産能合作還具有較大潛力。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沿線國家將有機會參與和深度融入全球供應網路之中,通過國際産能合作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我國將推動與沿線國家在上、中、下游全産業鏈深度合作,形成優勢互補的産業網路和經濟體系,不斷提升我國與沿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供應網路中的位勢和作用。

  悠悠駝鈴越千年,高峰論壇話古今,嫋嫋炊煙滿絲路,“一帶一路”譜新篇。習主席的講話為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到藍圖、從方案到實踐、從經濟到人文、從官方到民間進行了新的注解和闡釋,並對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進行了新一輪的醞釀和鋪墊。從習主席的講話中我們能夠深深體會到,“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源於中國,但成果將惠及世界。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