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開啟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2017年05月15日 14:23:5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開啟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

  柴哲彬 章斐然 楊牧 付長超 孫陽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北京。

  5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正式拉開帷幕。應習近平主席之邀,2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齊聚北京,約1500名正式代表參會,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共繪互利合作美好藍圖,共同見證這場國際盛會如何深遠影響世界,開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這是來自歷史深處的迴響。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鑿空”之旅為後世貫通了一條聯接歐亞、傳遞和平、播撒繁榮的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搏浪之航在30多個國家之間開闢了消除隔閡、互通有無、交流文化的海上絲路。

  跨越千年,伴隨著中華民族踏上復興征程,這掩埋在漫卷黃沙下,潛伏在浪恬波靜裏的古絲路被再度喚醒,初露神采。

  2013年9-10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 以“五通”為主要內容的“一帶一路”倡議南北呼應、東西互濟,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順應時代潮流,橫空出世。

  三年多來,這個由中國發出的倡議寫入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4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行大道、通天下、聚人心,謀共贏。當五月的暖風揚起,雁棲湖畔,這場開創性的歷史盛會也已準備好為世界帶去最鮮亮的春色。

  “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用回應世界期盼

  “一帶一路”不僅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構想,更是沿線各國人民的期盼。

  歷史上,兩條絲路,一海一陸,打破了族與族、邦與邦的界限,以商路為媒聯通了不同宗教、不同語言、不同文明。相互交匯、相互影響下的絲路文化,歷經千年,依然激蕩在後人的血脈中,唸唸不忘。

  阿拉木圖,撒馬爾罕,伊斯坦布爾,亞歷山大港,泉州、西安……2014年秋,“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後一年,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報道團遍訪沿線十多個國內省區和境外13國27城。多語交匯,言笑晏晏,商賈往來,方興未艾,是當時沿路常見的景象。

  哈考古學家葉列沃夫:“絲綢之路對中哈兩國有利無弊。”(人民網記者趙亞輝 攝)

  “絲綢之路對中哈兩國有利無弊。”哈薩克功勳級考古學家馬迪亞爾?葉列沃夫説。站在古絲路重鎮塔拉茲的一處考古挖掘現場,眼望10世紀的古城遺址,這位專注于研究哈薩克中世紀商路及城市的學者從歷史中得出這樣的總結:“我們被創造成鄰居,所以只有相互友好、相互信任,才能共同發展。”

  “旁觀者閱讀歷史,而我在書寫歷史。”泰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親歷了泰中關係40年變遷,他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視為泰國發展的機遇。“泰國應該在東盟十國中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為東南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努力發掘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與現實作用,共同為促進中埃兩國的友好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埃及國家資訊服務中心主席薩拉赫説。

  對絲路的期盼與肯定,折射沿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用為原則,以開放包容為特徵,以互利共贏為追求,恰恰是對這一期盼的最好回答。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在多個國際場合,習近平介紹中國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尋找利益匯合點、政策理念共鳴點、互補合作契合點,為“一帶一路”倡議尋求最大公約數,彰顯大國智慧與氣度。

  “一帶一路”以實實在在的利益造福世界人民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當前,世界經濟嘈雜紛亂,地緣摩擦不斷,反全球化逆流涌動,經濟社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鑒往知來。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中國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謀劃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是順應歷史的智者之選,而來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全球化暗淡天際下最鮮亮的一抹顏色。

  “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莊嚴宣告。當天,《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佈,將“一帶一路”從3個月前的頂層設計藍圖推進至實質性操作階段。

  聚眾智、合眾力,謀共贏。3年多來,“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4-2016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約20萬億元人民幣,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對外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3049億美元。47家央企參與、參股或者投資,或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

  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一批重大項目陸續落地。中老鐵路、巴基斯坦喀喇崑崙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已經開工,中俄、中哈、中緬等油氣管道項目的建設或運營都在有序推進。

  在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方面,我國企業先後在20個沿線國家建設了5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目前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超過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顆明珠,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泰中羅勇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等園區建設進展順利。

  在自由貿易區建設方面,我國已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與東盟的自貿區升級議定書于去年7月開始實施,與喬治亞的自貿協定也即將簽署。目前,正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與以色列、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海合會等的自貿區談判。

  中國製造、中國建設、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歡迎,沿線國家更多的産品、服務、技術、資本正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可以説,“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為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貢獻了新模式。

  2016年12月6日,中哈愛菊農産品加工園區一期工程建設完成並順利投産。通過該項目建設,將實現糧油原料國外種植、國外初加工、國內精深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運作模式。(資料圖)

  2017年4月,記者再次走訪一帶一路沿線城市——

  在柬埔寨,由紅豆集團投資建設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多次被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稱為當地百姓的“飯碗”。在昌輝管業公司任翻譯的柬埔寨姑娘蘇琳自豪地説:“我們家現在有四輛摩托車,一輛汽車。我月工資四百多美元,已經是家裏的頂梁柱!”

  在哈薩克,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借助“一帶一路”在當地投資農産品加工項目。擔任哈薩克分公司總經理的當地人刀仁用普通話告訴記者:“這個農業項目用的是最先進的農業技術,一年可以生産30萬噸菜籽,這無疑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種糧熱情。我們既獲得了充足的糧源,又能保證加工和生産,用於出口,還能帶來約90個工作崗位。”

  在肯亞,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蒙內鐵路項目,連接東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和首都內羅畢,是肯亞獨立百年來建設的首條鐵路,也是肯亞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我對此非常期待,這必將帶給我很多學習機會!”一位在此工作的當地女工程師説。

  在塞爾維亞,成立於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是當地唯一國有大型支柱性企業,但近年來陷入困境,一度瀕臨倒閉。去年四月,中國河鋼集團出資收購後,通過派駐技術團隊診斷並解決了百年老廠在設備、技術、資訊化、工藝等方面的問題,去年12月已結束7年連續虧損,實現全面盈利。一位在鋼鐵廠20多年的員工説:“中國投資者來到後,工廠恢復了生機。我對工廠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交匯的重慶,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義大利館內,來自托斯卡納的重慶珀蘭特貿易有限公司商品經理尼古拉説:“一帶一路在實施過程中真正落實了很多政策,使得貨運可以快速、安全、便捷,減少了企業資金佔用的壓力。感謝一帶一路給了我更好的工作機會,也給個人創收帶來更多好處。”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初步完成規劃和佈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項目的漸次落地開花,讓沿線民眾切實搭上了中國發展的快車。世界人民從未離“一帶一路”如此之近,如此之真。

  “一帶一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

  “我們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歷史證明,中國是對外開放的受益者。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過去30多年中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經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在當前,國內發展面臨全新要求,國際環境又發生深刻變化時,繼續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是中國的戰略選擇,也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擴大向西開放,以開放促發展,有助於加快西部發展步伐,助推東中西部梯次聯動並進。同時,“一帶一路”涵蓋了中國中西部和沿海省區市,緊扣中國區域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對外開放戰略,將助推中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廣西北部灣港是中國內陸腹地通往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實現東盟全覆蓋。(人民網記者孫陽 攝)

  與此同時,中國自身也在加快國內多項改革,加速經濟結構轉型,以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為世界提供更強勁的增長動能,更廣闊的市場機遇和更優質的貿易夥伴,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

  “近4年來,我們在之前30多年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又推出了1200多項改革舉措,為中國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習近平在今年年初的達沃斯論壇上説。

  2016年,在世界經濟疲弱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6.7%,名列世界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居民消費和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持續下降,綠色發展初見成效。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

  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還將著力提升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不斷激發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積極營造寬鬆有序的投資環境,大力建設共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格局。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産品、更寶貴合作契機。

  “對各國工商界而言,中國發展仍然是大家的機遇。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習近平説。

  明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召開。中國將與各國一道,賦予跨越千年的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這將是一場擴大國際合作共識的論壇,一場推進重點領域務實合作的論壇,一場規劃長遠合作願景的論壇。

  讓我們攜手並肩,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浩蕩春風,開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