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一帶一路”助推非洲工業化(國際論壇)

2017年05月06日 14:16:2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了非洲國家的工業化戰略,這給非洲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發展機遇

  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把推動可持續工業化列為全球發展目標之一,這尤其關乎非洲未來50年的經濟轉型計劃。中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給非洲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發展機遇。中非産能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舞臺。

  産能合作的重要特徵之一是推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産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實現利益相關方的雙贏與多贏。西方國家也很重視非洲市場。例如,非洲國家水果産出豐富,但苦於缺乏先進的加工包裝技術,水果出口並沒有給非洲國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德國、義大利等國的食品加工包裝協會,看到這一商機後紛紛聯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奔往非洲。但他們大多把非洲看做其設備的出口目的地,並不關心扶植非洲自身的生産能力。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所提倡的産能合作,更希望看到發展中國家在進口之餘,逐漸有自身的裝備製造能力。

  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産能合作模式,已經走出了一條新路。中國重在通過産能合作,提升合作對象國的技術水準,從而對其相關産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2016年正式通車的亞吉鐵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連接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首都。鐵路在非洲是珍稀的基礎設施“資産”。中方不僅幫助對方修好鐵路,還拿下了未來6年的運營權。在這段時間裏,中方一方面幫助對方培養工程技術人員,以管理運營鐵路,另一方面幫助對方建立機車車輛及設備製造廠。未來,衣索比亞就能擁有本國在鐵路行業軟硬體方面的“造血功能”。

  “一帶一路”倡議在地理上貫穿歐亞非三大洲,東起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抵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産能合作,重在促進這些亞非發展中國家開發其經濟潛力,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受益。而這正契合産能合作的本質,有利於實現各方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智慧轉型,推動綠色發展。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産能合作,帶動中國裝備走出去。這既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客觀需要,也契合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和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需求,是擴大南南合作、深化南北合作的重要途徑。

  (作者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