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巴基斯坦專家談"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示範作用凸顯

2017年05月02日 11:20: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隨著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全面推進以及走廊總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領跑地位和示範作用愈發突出。日前,就巴學界對走廊建設本身以及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地位的看法等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巴戰略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艾赫邁德拉希德馬利克。

  經濟日報記者:如何評價中巴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示範作用?

  馬利克:“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9月份出訪哈薩克時提出的,早在同年5月份中方就提出了關於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的設想。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項目。作為先行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在其建設進度上也的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處於領跑地位,尤其是習主席2015年4月份訪巴後,走廊建設更是駛入快車道,全面進入貫徹落實階段。以能源電力項目為例,相關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甚至工期提前,有望于明年使巴執行了十多年的限電政策正式成為歷史。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成功不僅將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其他五條經濟走廊的建設起到示範作用,還將吸引區域內有關國家參與進一步建設,共用經濟紅利。

  經濟日報記者: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馬利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並顯著改善巴經濟面貌,一是得益於兄弟般的雙邊關係,二是歸功於科學的總體設計。中巴兩國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堅如磐石,堪稱典範。當前,以走廊建設為代表的經濟合作正逐漸成為中巴兩國關係中的主旋律,這一合作為巴投資環境、國際聲望帶來的變化是翻天覆地並且有目共睹的,一系列積極改變也讓巴國內各界對走廊建設的推進充滿期待,並全力支援。從走廊宏觀設計特點看,以能源、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頭戲,既是對中國自身發展經驗的慷慨複製,也是對巴當前發展現狀的對症下藥。基礎設施的改善是巴經濟發展前景向好的動力之源,可以説巴基斯坦在國際社會中經濟地位的提高直接得益於走廊建設。

  經濟日報記者:巴基斯坦作為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有什麼經驗是值得與其他國家共用的?

  馬利克:巴基斯坦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所起伏,也錯失了許多發展機遇。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啟動後,巴政府為真正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避免因自身原因再走彎路,在提高行政效率,杜絕腐敗方面都做出巨大努力;另一方面,中方在投資走廊項目上也展現出了極大的決心,對巴援助、貸款既不受前提條件所限,也不受地區形勢干擾。在兩國積極推進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所取得的積極進展目前正得到越來越多域內外國家的關注,已有多國向巴政府表達對走廊建設的積極評價以及參與其中的強烈意願。對於這些國家,巴方希望與之分享的最主要經驗就是要切實改善本國的投資環境,並且為與中方倡議對接做足準備工作。

  經濟日報記者:中巴經濟走廊在區域互聯互通建設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服務巴本國和本地區其他國家利益?

  馬利克:中巴經濟走廊對提升本地區互聯互通水準,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作用巨大。走廊致力於為區域貿易提供現代化的、高效的軟硬體基礎設施。對於巴基斯坦來説,走廊建設既是對已有貿易線路的升級改造,也開闢了新貿易線路,對於實現巴國內各地以及巴與域內各國互聯互通有著重大意義。目前在建的走廊項目在地理上已經對巴國內各省實現全覆蓋,建成後將使巴從本區域的基礎設施洼地國家一躍成為基礎設施高地國家,從而有能力更加充分地從自身地緣經濟稟賦中獲取發展紅利,真正成為連接南亞、中亞、中東多個地區的轉口貿易樞紐國家(經濟日報駐伊斯蘭堡記者 梁 桐)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