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一批新規今起實施:城管持證上崗 網遊須實名註冊

2017年05月01日 09:08:36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5月1日電 晶片磁條複合卡“磁條”功能關閉、城管執法人員應持證上崗、網路遊戲須實名註冊……一批新規自今日起實施,將影響公眾的生活。

  晶片磁條複合卡磁條交易功能關閉

  去年央行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指出自今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晶片磁條複合卡的磁條交易功能,並要求各商業銀行採取換卡不換號、實時發卡等措施,加快存量磁條卡更換為金融IC卡的進度。

  投資者參與分級基金至少要30萬

  滬深兩大交易所去年11月發佈的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自今日起實施。指引明確了分級基金二級市場交易環節將投資者適當性安排,將投資者適當性門檻定為30萬元證券類資産門檻,要求投資者簽署風險揭示書,並強化交易過程中分級基金風險警示。

  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實行特許經營

  交通部頒布的《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管理規定》自今日起實施。《規定》明確,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實行特許經營,通過服務品質招投標的方式選擇運營企業,並簽訂線路特許經營協議,並明確了線路運營權實行期限制。

  城管執法人員持證上崗 執法活動全程記錄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今起施行。《辦法》規定,城管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活動,可以以勘驗、拍照、錄音、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取證,在現場設置警示標誌,詢問案件當事人、證人等,查閱、調取、複製有關文件資料等。同時要求城管執法人員應當持證上崗,主管部門應當運用執法記錄儀、視頻監控等技術,實現執法活動全過程記錄。

  網遊須實名註冊 “遊客”無法充值或消費

  《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於今日起施行。《通知》要求,網路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以便於企業對未成年用戶採取針對性地保護措施;網路遊戲運營企業不得為使用遊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充值或消費服務;網路遊戲運營企業限定網路遊戲用戶在單款遊戲內的單次充值金額,並對用戶充值或者消費資訊進行提示和確認。

  最高法:禁止各級院庭長入額後挂名辦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辦理案件工作的意見(試行)》今起試行。《意見》提出,禁止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入額後不辦案、委託辦案、挂名辦案,不得以聽取彙報、書面審查、審批案件等方式代替辦案。《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院庭長主持或參加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協調督辦重大敏感案件、接待來訪、指揮執行等事務應當計入工作量,納入崗位績效考核,但不能以此充抵辦案數量。

  規範國家賠償監督程式:符合條件須7日內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家賠償監督程式若干問題的規定》今起施行。《規定》旨在保障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申訴權,進一步規範賠償監督案件的處理程式。《規定》用較多篇幅來充分保障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的申訴權利。《規定》明確,申訴符合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訴材料之日起七日內予以立案。

  申請執行人可申請發佈“懸賞公告”搜尋可供執行的財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財産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5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被執行人隱匿財産、會計賬簿等資料拒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採取搜查措施;被執行人不履行生傚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書面申請發佈懸賞公告搜尋可供執行的財産。

  新修訂《殘疾人教育條例》施行

  修訂後的《殘疾人教育條例》自今日起施行。《條例》調整了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和理念,規定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應當保障義務教育,著重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

  《條例》完善了殘疾人入學安排,強化了對教育教學的規範,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內容,強調要加強對殘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援。

  七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實施

  環保部于3月30日公佈了涉及苯胺類化合物、氰化物、硫化物、揮發酚、陰離子錶面活性劑、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化學需氧量測定的七項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自5月1日起實施。其中,除《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外,其他六項標準均為首次發佈。

  排放超標車輛上路將被交管處罰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4月下發《關於增加交通違法行為代碼的通知》,《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增加了“駕駛排放不合格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交通違法行為代碼“6063”。新的代碼自5月1日起啟用。機動車駕駛人如有違反,將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新版醫療器械標準實施

  《醫療器械品質管理體系用於法規的要求》標準今起實施。新版標準進一步突出以法規為主線,更加強調貫徹法規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法規與標準的相容性;明確了品質管理體系的標準適用於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産業鏈各階段的醫療器械組織,進一步保證了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安全有效;加強了基於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的新要求;對醫療器械供應鏈和採購提出了新要求;同時還補充了醫療器械上市後監督、改進的新要求。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