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官方:中國將進入空間站時代 航太員正緊張備戰

2017年04月28日 13:07: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官方:中國將進入空間站時代 航太員正緊張備戰

  中新網4月28日電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8日表示,中國航太員正在緊張的備戰進入空間站時代,“技術技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將來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太員可能大量的工作要在外空間進行,是非常大的挑戰,要模擬訓練。

4月21日,遠望七號船圓滿完成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海上測控任務。據了解,圓滿完成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將調整航向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路恒 攝

  4月21日,遠望七號船圓滿完成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海上測控任務。據了解,圓滿完成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將調整航向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路恒 攝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成功以後,標誌著我國正式邁入了空間站時代,備戰空間站中國的航太員正在做著哪些準備?未來空間站上將會搭載哪些實驗載荷?未來會做哪些空間實驗?

  對此,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作出解答。他介紹,馬上就進入空間站時代了,航太員是我們載人航太的核心,他們同樣正在緊張的備戰,準備邁入空間站時代,空間站時代對航太員的要求更高了。

  第一,時間長,現在最長的中期算是一個月將來是三個月、六個月甚至更長,要解決他們在上面生活、工作、健康這一系列的研究,還有他們的訓練、實驗都要跟上,因此他們現在正在緊張的備戰進入空間站時代。

  第二,他們的“技術技能”要發生很大的變化,過去航太員上天做的實驗大部分都是在艙內,艙外活動也是出艙時艙外服的驗證。將來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太員可能大量的工作要在外空間進行,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外空間的試驗工作,在地面就很難創造這種條件,即使是真空的,又要失重,在地面幾乎是很難創造的,要創造這個條件,代價太大,怎麼辦?就要模擬,模擬的話就要有差距,這些差距將來上天以後會怎麼樣,一個是訓練,第二個就是要進行認真的研究。

  第三,我們對航太員保持一定的隊伍規模。現在航太員招收了兩批,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能還要退出現役,我們現在還要不斷地選拔、培養新的航太員,使他們具備這種能力,為空間站建造、運營服務。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恒回答了空間站空間科學和應用規劃情況。他稱,在空間站上,我們將在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和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空間環境和空間物理、空間地球科學和應用、空間應用新技術試驗這8個研究方向,30多個研究主題,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目前,正在加緊研製多學科實驗平臺和公共支援實驗平臺,我們期望在空間科學前沿探索方向上能夠進入到世界的先進行列,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科學成果,使我國空間科學取得跨越發展。

  趙光恒表示,在空間應用領域要創新發展、突破和掌握一大批戰略性的空間新技術和核心關鍵技術,引領我國未來空間應用技術的發展,也面向國家迫切需求的重大應用問題,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取得重大的應用效率。

  王兆耀補充説,我們載人航太工程,從神舟二號飛船開始,應用項目的總體重量到現在為止,應用載荷實驗裝置也就是1噸多的重量。而空間站建成了三艙載荷能力,首批首次就有10噸多,以後還在實驗運作中不斷的更換、更疊,因此空間實驗和空間科學的載荷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具體有哪些項目,將來太多了,因為我們有著非常豐富的空間實驗資源。

特別推薦: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