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家文物局調研部署雄安建設中文保考古工作

2017年04月27日 15:07: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調研部署雄安新區建設中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

  河北省文物局27日透露,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日前帶隊赴雄安新區現場調研,並召開工作會議,部署推進雄安新區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柴曉明、河北省文化廳廳長張妹芝、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等領導一同參與了本次調研。

  宋新潮稱,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雄安新區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將與河北省和相關市縣一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的重要指示,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將文物作為雄安新區發展建設的重要資源,為新區建設增光添彩。

  國家文物局將根據新區建設的實際需要,從隊伍協調及技術力量組織上對涉及的文物保護和考古項目予以全力支援。建議河北省出臺做好雄安新區文物保護工作的意見,省文物局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統籌省內文物考古的專業力量,重點保障雄安新區建設。雄安新區要儘快建立文物保護機構,落實文物保護責任。

  宋新潮表示,各級文物部門要抓緊展開對新區規劃範圍特別是先行開發地區文物資源的深入調查,組織考古單位有重點地進行考古調查、勘探,進一步摸清文物資源的準確情況。在此基礎上編制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規劃,科學謀劃新區的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明確文物保護的重點區域和保護要求。加強與新區建設規劃部門的溝通協調,將文物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納入新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對涉及文物保護的建設項目的選址、選線等提出優化完善的合理建議。

  張立方表示,河北省文物局將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儘快開展文物調查、勘探工作,保障新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據悉,雄安新區涉及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新石器時期、東周燕文化、宋遼軍事遺跡、抗戰紅色文物等文物資源豐富。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89處,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8處。

  其中,容城南陽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達42萬平方米,曾經發現有“燕王職戈”、“西宮”、“左徵”等銘文的鼎、簋、壺、戈等青銅器和大量的陶器。出土文物和文字具有明顯的燕國風格,有專家學者認為可能是燕中都所在地,與燕國中期的都城“易都”有關。雄縣境內的宋遼邊關地道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宋遼邊界附近的重要軍事設施,結構複雜、戰爭功能齊全,可堪稱中國宋遼史上的“地下長城”。安新縣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是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特別推薦: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