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夢實踐者】廖秀英:搭乘“網際網路”快車 帶老鄉走上致富路

2017年04月21日 09:55:16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提及老區的變化,家住江西瑞金壬田鎮鳳崗村的87歲老人廖秀英深有體會,16歲開始腌制、售賣鹹鴨蛋的她怎麼也想不到,這一枚枚小小的鹹鴨蛋,竟成了老區脫貧致富的“金蛋蛋”,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走上了全國各地的餐桌。

  紅軍的後代

  87歲的廖秀英祖籍廣東,日本侵華時期,她被參加革命的父母送到瑞金避難。父母為國捐軀後,她便紮根在了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因為家裏條件差,從16歲開始,廖秀英就開始腌制鹹鴨蛋,幾十年來,練就了一手腌制鹹鴨蛋的好手藝,四鄰八鄉都誇她家的鹹鴨蛋味道好。

  廖秀英腌制的鹹鴨蛋選用當地放養土鴨産的鴨蛋,將精選的鴨蛋用清水洗凈後晾幹,然後裹上黃泥、鹽巴和鍋灰,腌足滿滿40天。這種古法腌制的鴨蛋鹹度適中,不僅味道鮮美,更具有細、嫩、松、沙、油等特點。

  “年輕時就常走村串巷售賣,那時最多一天也就賣幾十隻,勉強維持生計。”因為交通不便“走不出去”,廖秀英鹹鴨蛋的價格也一直很低。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根網線,徹底改變了廖秀英的小生意。

  耄耋之年首次“觸網”

  2015年,各類電商服務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農村,當時郵政到風崗村尋找試點,經過考察,很快便決定與廖秀英合作。

  “電腦上可以賣出鹹鴨蛋?不出家門也能賺錢?”當中國郵政瑞金市分公司電商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慕名找到廖秀英時,她滿臉的疑惑。不過很快,瑞金郵政出資建設的首個“郵樂購”站點落戶廖秀英家,站點主要由她的孫媳婦曾美玉打理,主推她手工腌制的鹹鴨蛋。

  由於鹹鴨蛋味道鮮美、口味獨特,廖秀英家由一個月銷售鹹鴨蛋幾百個,到一天銷售幾千個,最多時一天賣到了4000多個。除了銷量的增長,利潤也在翻倍,以前1元多一個的鹹鴨蛋,通過電商銷售價格可以賣到3元。

  如今,“廖奶奶鹹鴨蛋”註冊了商標,並成為知名品牌,一個可以賣到4元錢。品牌化經營讓“廖奶奶鹹鴨蛋”實現了過去“我找買主”到“買主找我”的轉變,産品供不應求,訂單源源不斷,廖秀英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鴨蛋紅人”。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