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畫出同心圓 共築中國夢

2017年04月21日 09:52:12  來源:廣西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覃 雄 孫 璐 伍永志

  太陽每天升起,都在刷新歷史。從歷史的長河看,一天,非常短暫,有時卻成為劃時代的重要標誌。

  一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善謀者行遠,實幹者乃成”。一年來,廣西網信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精神,合力畫出同心圓,擼起袖子加油幹,唱響廣西好聲音,講好廣西發展故事,營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路空間。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廣西在加快資訊服務普及、維護網路良好生態、推進核心技術研發、增強網路安全防護、支援網信企業發展、培育網信事業人才等方面發力,取得了顯著成就。網信事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將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下轉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管弦齊奏,慷慨而歌——

  讓網路宣傳主旋律高昂

  “走進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華康村那皮坡,潔白新居依水而建,岸邊三角梅鮮艷欲滴,這裡發展鄉村旅遊業,生態宜居文化旅遊脫貧值得借鑒。”“在百色田陽縣,當地政府通過易地扶貧移民搬遷發展後續産業、實現脫貧致富,推行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扶貧模式。”廣西精準扶貧經驗令來自全國各地網路媒體的記者們刮目相看。

  2017年2月26日至28日,“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網路主題活動之“脫貧攻堅看廣西”舉行。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部分商業網站和新媒體的采編人員及本地媒體赴南寧、百色等地深入農村實地採訪,集中宣傳報道廣西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

  據了解,去年以來,廣西網信部門及網路媒體加強組織策劃,成功舉辦第四屆全國重點網路媒體廣西行新聞採訪活動,大力宣傳廣西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組織實施“‘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溫暖中國”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網路主題活動之“脫貧攻堅看廣西”等,活動精彩紛呈,好戲連臺。

  “帶上VR眼鏡後,如同身處在裝修好的房子裏面,VR中的‘傢具’‘地板’‘門窗’等與實物十分相似,實在是太讚了!”2016年6月19日,在主題為“展網路風采,創文化魅力”的第二屆廣西“網際網路+文化”博覽會上,VR虛擬眼鏡令參展市民大飽“眼”福。據了解,此次博覽會有300多家網際網路企業和50多位網際網路個人創業者參展,2萬多人參觀,充分領略了“網際網路+”帶來的精彩生活。

  我區通過舉辦第二屆廣西網路文化節,推出廣西“網際網路+文化”博覽會、第二屆廣西網路文學大賽、網際網路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其中,網路文學大賽共收到四川、山東等十幾個省(區)文學愛好者來稿3222篇,涌現出一批優秀作品。

  科技彰顯力量,網路更加精彩。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支援指導下,正在興建的“廣西雲”融媒體生態系統將廣西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外聯世界,內通廣西。在雲平臺上,各級媒體、各類産品可以互聯互通,使廣西網路媒體插上“雲翅”,翱翔騰飛,唱響網路主旋律。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讓網路空間風清氣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在人民群眾將表達陣地轉移到網路的當下,領導幹部只有跟上網民步伐,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脈搏。

  帶著濃濃的春意,今年年初,廣西首個縣級網路問政平臺——紅豆社區“政風民情”靈山專窗正式上線。網民可以通過該平臺向靈山縣直、鄉鎮等各個職能部門提問、諮詢,也可以向靈山縣各級黨委、政府建言獻策。靈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春柳表示,這麼做就是要“收集民意、傾聽民聲、了解民情、解決民憂”,提升黨和政府服務水準。這是廣西網信部門積極踐行“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的一個縮影。

  民意“上網”,問政“線上”。常上網問問,收集群眾的好想法好建議,也是梧州對各級黨政機關走群眾路線的要求。2016年年初,僅梧州市發改委通過網路問政平臺公開向市民徵集為民辦實事項目,就收集到上百條意見建議。2016年一季度,梧州網信辦呈報的11份專報和《輿情快遞》裏,主要領導就對其中的5份作出重要批示。

  2016年,欽州市組織市住建委、市交警支隊、市氣象局、市環保局、市人社局和市衛計委相繼在門戶網站開展了6期線上訪談活動,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與網民面對面交流,收到問題和建議600余條,參與人數達一萬餘人次。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同時,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同樣要講法治,同樣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2016年,國家網信辦牽頭,會同相關部委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劍指網路頑疾。廣西網信部門迅速行動,自上而下構建起統一指揮、精幹高效的網路與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形成戰略防控制高點,嚴厲打擊網路謠言,規範網路傳播秩序,營造風清氣正的清朗網路生態環境,構築八桂網路堅固“金盾”。近日,廣西建立網路市場監管廳際聯席會議制度,11個部門攜手解決網路市場監管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2016年,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通過舉辦第二屆廣西網路安全技術大賽,遴選出3個團隊9位選手代表廣西參加全國總決賽(ISCC2016),斬獲一個團隊一等獎。通過大賽,發現和選拔了一批優秀人才,為廣西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網惠百姓,成果共用——

  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如何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廣西在謀劃,廣西在行動,廣西在探索,“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正在壯鄉大地深入推進。

  為破解房産交易納稅辦稅人流大、多頭跑、耗時長的難題,2016年廣西地稅局以南寧市、柳州市為試點,與當地房産部門共同開發“網際網路+自助辦稅”個人住房交易申報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個人房産交易自助辦稅。

  南寧市民黃先生就是該系統的受益人。剛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他,前一陣還在為交契稅手續繁瑣犯難。當被告知現在契稅申報可自助辦理時,正排著隊辦理業務的他立即掏出身份證,在房産交易“網際網路+自助辦稅”系統上一刷,該套房産的資訊、可享受減免稅等情況,立即在螢幕上顯示得一清二楚。最終,他只花兩分鐘就完成了該筆契稅的繳納。

  提質增效,為民解憂;稅改“觸網”,資訊共用。這種把實體辦稅服務廳涉稅業務移植到線上的創新做法,有效地推動了廣西稅務體系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網際網路+自助辦稅”個人住房交易申報系統獲得了國家電腦軟體著作權專利,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網際網路+稅務”創新優秀項目,並獲國家稅務總局直接吸收借鑒,納入納稅服務規範。

  看病難,排隊長是我國醫療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讓就醫體驗跟上時代步伐,廣西多家醫院不斷拓展“智慧醫療”的外延和內涵,建設“移動智慧醫院”,推進“網際網路+”在醫院的廣泛應用。對工作繁忙的公司白領韋先生來説,過去到醫院做一次體檢是件麻煩事,前前後後跑醫院需要很多個來回。他告訴記者,現在提前幾天就可以完成網上預約掛號,體檢當天的繳費也是通過網上支付軟體輕鬆繳納,就連體檢報告也可以自助查詢列印。“整個就醫流程高效便捷,節約的是時間,感受的是文明。”韋先生高興地在朋友圈分享了他的就醫體驗。

  大到買房交稅、看病就醫,小到更換駕駛證、統計社區居民資訊,這些曾經耗時費力的事,現如今只需“一張網”“一朵雲”就能輕鬆完成,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讓資訊多跑路”的改革目標。網際網路思維讓廣西的政務服務從地面升至雲端,不僅打通了與人民群眾之間“最後一公里”的難題,更以接地氣的方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為我們帶來了無限變數和無限可能。在全民擁抱網際網路的今天,始終保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這個樸素的願望,才能讓人民的獲得感更加真實、踏實、務實。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