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

2017年04月18日 10:02:44  來源:學習中國
字號:    

  “事成于和睦,力生於團結。”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幹,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幹部群眾要互動,各種媒體要齊動,網上網下要聯動,結成共同體,畫出同心圓。2016年4月19日上午,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時強調:“凝聚共識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畫好同心圓,網上網下如何同步?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2017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一、堅持黨管媒體原則

  黨管媒體是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是黨引導輿論的重要環節。不管技術如何進步、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黨管媒體都是鐵的原則。“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是在黨的領導下畫好“同心圓”。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網信事業繼續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在當代中國,只有中國共産黨有權威、有條件、有能力調動各方力量,凝聚各方共識,整合各種資源,讓網上網下形成強大合力。

  堅持黨性原則。黨性原則是新聞輿論工作的最高準則。任何媒體都要表達立場、傳遞思想、影響人心,都或多或少帶有意識形態屬性。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我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無論媒體的背景是什麼、同黨委和政府管理部門的關係是什麼,黨管媒體的原則和制度都不能變。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凝聚共識的陣地,必須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各類新媒體都要置於黨的領導下,確保黨對媒體的主導權、管理權。習近平指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都要增強看齊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強陣地意識。要守土盡責,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覆蓋貫穿到所有領域、所有媒體、所有平臺。當前,新媒體受眾量、影響力正逐步超越傳統媒體,成為新聞輿論的主陣地。人在哪,新聞輿論陣地就應該在哪;新聞輿論陣地在哪,黨管媒體就應該落實到哪。新媒體不能脫離黨的領導,更不能成為“法外之地”。2014年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並多次召開高規格的會議,研究形勢、安排工作,這本身就是黨中央加強陣地管理的重要舉措。

  2017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二、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網際網路是黨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陣地。我國有7億多網民,網民來自於人民,網民也是群眾,繞開網際網路講群眾工作是不行的。習近平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善用網路“到群眾中去”。網際網路已成為群眾意見表達的最大平臺,成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的集散地,黨和政府不能處於“離線”狀態,線上線下都應該和群眾在一起。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麼聯繫群眾呢?”過去有很多領導幹部不懂網也不會上網,認為上網只是年輕人的事,因而對上網存有偏見,對網路民意不屑一顧。新媒體時代,不會上網的領導幹部,既不可能真正知民情,也不可能真正懂民意。 一名合格的領導幹部,必須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要把“上網”作為一種新常態,把“懂網”作為一門必修課,把“用網”作為一項基本功,把“上網看看”、“線上聊聊”、“網上蹲點”作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新途徑。習近平指出:“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

  會用網路,傾聽聲音,匯聚力量。讓群眾滿意是我們黨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毛澤東同志説,“讓人説話天塌不下來”。鄧小平同志説,“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習近平強調:“不是説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説不能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造謠生事、違法犯罪,不能超越了憲法法律界限。”網民大多數是普通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門的,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麼準、説得那麼對。對群眾在網上的各種聲音,要有寬廣的胸懷,能夠包容、耐心傾聽、善於汲取,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大平臺,實現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充分溝通,尋求社會最大公約數。習近平指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網際網路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2017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三、保障網路空間天朗氣清

  網路空間是網民生活的空間,是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讓這個家園清新宜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誰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家園裏,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習近平指出:“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強化網路空間治理。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線不可逾越,網下不能做的事網上同樣不能做。有的人把網際網路當成了“法外之地”、“輿論飛地”、“法治盲區”,覺得什麼話都可以在網上説,什麼資訊都可以在網上發佈,缺少基本的自由邊界理念和秩序規則意識,這是不健康的狀態。網路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們既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要依法構建良好網路秩序,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習近平指出:“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路進行欺詐活動,散佈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做強正面宣傳。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網際網路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必須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人心向背決定力量大小,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人心齊,泰山移。”網上網下同心,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凝聚民眾心、畫好同心圓。任何困難都會向我們低頭。習近平指出:“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