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畫出“同心圓” 凝心聚力鑄夢前行

2017年04月18日 10:02:11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在2016年4月19日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用一個圓圈凝聚網路空間的發展共識。

  習總書記説:“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習近平的這個“同心圓”,總體來講,是要凝聚共識;具體來説,發展網信事業就是要建設網路良好生態,發揮網路引導輿論、反映民意。

  人民的利益,是同心圓的圓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漢代學者王充曾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當社會步入資訊時代,習近平説:“很多網民稱自己為‘草根’,那網路就是現在的一個‘草野’,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

  既然民意在網上,領導幹部又怎能在網路空間缺位?這是關係到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問題。群眾路線又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此,習近平要求領導幹部學會走“網路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網路群眾路線,既是一種思想認識,也是一種工作方法。習近平在調研考察時,也多次運用網路和老百姓進行交流。他曾在元旦前夕,使用微博向全軍和武警官兵祝賀新年;他也在手機應用客戶端上,發佈語音向全國人民致以元宵節問候;他還在視頻連線中,同扶貧村幹部群眾線上交流,並祝願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每一個圓都有一個圓心,網路空間這個“同心圓”的圓心是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是毋庸置疑的。習近平讓領導幹部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就是要求領導幹部利用網路空間為人民服務,跟上資訊技術發展,與時俱進地維護好人民的利益。

  良好的環境,是同心圓的內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的這句話,説的就是生活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習近平對網路環境的論述更為直接——“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群眾利益無小事,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産業的蓬勃發展,網路上的人民訴求愈發值得重視。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有7.31億,相當於歐洲人口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上,中國域名(.cn)有2061萬個,居全球國家域名第一位;在我國,網站有413萬多家,每天傳播消息約300億條……

  鋻於中國網際網路産業的飛速發展,網民群體、資訊傳播的雙位數增長,習近平説:“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才能讓數億網民齊心協力,往小了説,是守護網民的精神家園;往大了説,是讓網信事業的健康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

  正確的輿論,是同心圓的外圈

  “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研討網信事業工作時,習近平總是要談及這句話。網際網路領域同樣需要法律約束,正所謂“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適合中國國情及網信事業發展的法律,才能有利於國家發展、社會穩定。

  法律為公民規定了義務,也明確了權利。在網路空間,數億網民擁有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擁有遵守國家法律、維護網路秩序的義務。什麼樣的行為屬於沒有履行義務、沒有遵守法律?

  習近平用兩個“決不能”回答了這個問題——“利用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同時,“利用網路進行欺詐活動,散佈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

  這兩個“決不能”,為網路空間的同心圓劃清了界限,並注入了防護的力量。雖然網路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網路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證秩序。正如那句法律常識所告誡的:守法的公民既擁有權利,也須履行義務;既可以享受自由,也需要遵守秩序。

  “形成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不是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説不能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造謠生事、違法犯罪,不能超越了憲法法律界限。”這是對“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的延伸,也是習近平多次強調的事。

  眾人拾柴火焰高。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在資訊時代,7億多網民要凝聚共識,13億多中國人民也要凝聚共識。在習近平眼中,凝聚共識就在於——“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薄力量。”(文/錢景童)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