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販毒集團操控孕婦等販毒 中國“掃毒”面臨哪些挑戰?

2017年03月28日 13:59: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全國現有吸毒人員超過250萬人,35歲以下“癮君子”佔比近六成,販毒集團組織、雇用、操控孕婦販毒……27日,國家禁毒辦在北京發佈《2016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一系列數字揭示了中國禁毒工作面臨的諸多挑戰。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誰在吸毒?

  ——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人群佔近六成

  全國有多少“癮君子”?這些人的年齡構成又是怎樣的?

  27日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0.5萬名(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同比增長6.8%。

  這其中,不滿18歲2.2萬名,佔0.9%;18歲到35歲146.4萬名,佔58.4%;36歲到59歲100.3萬名,佔40%;60歲以上1.6萬名,佔0.7%。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吸毒人員總量緩慢增長,但35歲以下吸毒人員增幅同比下降。

  2016年,全國新發現35歲以下吸毒人員佔新發現吸毒人員總數比例同比下降2.6%,新發現35歲以下吸毒人員同比下降19%,查獲35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同比下降4.1%。

  “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成效初顯。”報告評價稱。

  資料圖:深圳機場海關查獲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近4千粒 劉瑞雋 攝

  毒品濫用有何變化?

  ——新精神活性物質國內濫用增多

  “毒品濫用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報告稱,2016年,全國吸毒人員以海洛因為主的阿片類毒品濫用人數增勢放緩,以冰毒、氯胺酮為主的合成毒品濫用人數增速加快,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有所發現,呈現出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疊加濫用特點。

  2016年,中國國家毒品實驗室從各地送交的檢測樣品中,發現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反映出新精神活性物質在中國已存在濫用人群,主要是在娛樂場所濫用。

  此外,全國現有濫用大麻人員1.7萬名,個別地方出現有組織聚眾吸食現象。而山西等地存在濫用甲卡西酮問題,內蒙古等地存在濫用土制海洛因問題,部分地區存在青少年濫用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液體製劑的止咳藥水問題。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