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一輪減稅降費開始落地

2017年03月28日 10:13:36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四大行業推進營改增的時間比去年要多4個月,營改增的直接效應、外溢效應和長遠效應將會進一步顯現

  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有利於鼓勵市場主體增加研發投入、提升産業結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明確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兩會一結束,相關政策措施開始出臺落地,財政部近日發文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同時,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取消或停徵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註冊收費標準降低50%。

  據介紹,今年減稅降費將從三大方面推進:繼續落實和完善營改增、出臺實施新的減稅措施,以及進一步清理規範基金和收費。“2017年,隨著減稅降費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和相關稅費政策的完善,稅費政策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説。

  在營改增方面,今年的預算報告提出,2017年要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釋放更大減稅效應。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兩會期間表示,今年營改增至少還有四個“增效劑”發揮作用,讓企業更“有感”。一是時間上的增效,四大行業推進營改增的時間比去年要多4個月;二是抵扣上的增效,去年新增不動産的抵扣,按規定已經抵扣了60%,今年要把剩餘的40%結轉過來,相應的就會增加抵扣;三是稅制上的增效,增值稅稅率將由四檔簡併為三檔;四是政策上的增效,將會適時適當地完善營改增相關政策。

  “今年四大行業推進營改增的時間比去年要多4個月,營改增的直接效應、外溢效應和長遠效應將會進一步顯現,企業會更加充分適應新稅制,減稅紅利會更加釋放。”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表示,隨著營改增深入推進,企業會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在政策把握、投資決策等方面不斷改進,以更加適應新稅制。

  今年減稅降費的第二大方面的動作,就是出臺實施新的減稅措施。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相關政策,包括擴大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微企業範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等。

  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近年來,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逐步“加碼”,成為國家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0年以來,國家已經先後五次擴大小微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北京市地稅局依據往年數據測算,這次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圍後,全市預計將增加享受戶數近2000戶,減免稅額將增加1億元左右。

  張斌表示,鼓勵創新創業稅收優惠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促進産業結構升級,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作為更有針對性地減稅措施,有利於鼓勵市場主體增加研發投入、提升産業結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張斌説。

  近年來,名目繁多的收費使許多企業不堪重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改增等減稅措施的效果,降低企業非稅負擔勢在必行。

  此次財政部發佈的通知明確,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征範圍、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標準上限。同時,授權省級人民政府可以自主決定免征、停徵或減徵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地方水庫移民扶持基金。

  據悉,今年要在財政部網站公佈中央和省級收費目錄清單,建立依法規範、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收費管理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一旦發現亂收費將及時予以查處。(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