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當心!人社部等部門將聯手整治資格證書挂靠亂象

2017年03月22日 09:36:4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把資格證書挂靠在某些機構換取挂靠費,曾經,“挂證”現象很多見。這一行為有損誠信、擾亂市場秩序,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社會所詬病。那麼,“挂證”現象為何難以消除?下一步將怎麼整治“挂證”亂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人社部將治理“挂證”亂象作為推動“放管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並督促推動有關部門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挂證”需求正在緩解,但尚未根治

  近年來,有關部門逐步加大清理打擊“挂證”行為的力度。對個人提交虛假申請材料騙取註冊證書、涉嫌挂靠證書等情況,調查屬實的,一律不予註冊。例如,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規定,“挂證”者一經核實,一律登出註冊,3年內不得重新註冊。環境保護部要求,對存在證書挂靠行為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一經發現即撤銷資質,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2014年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通過開展“挂證”專項治理活動,共查處335人,記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並在有關媒體上曝光。

  “經過努力,‘挂證’需求本身也在緩解。2016年共有200多萬人取得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在確保考試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增加了人才供給總量。”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説,“另一方面,轉變政府職能、改革管理模式也在深入推進。如智慧財産權局降低了設立專利機構和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證的條件,住房城鄉建設部將註冊建造師指標考核與建築企業資質許可脫鉤。”

  但“挂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治。建設、食品藥品、消防、環保、專利代理等領域“挂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尤其是建設領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食品藥品領域執業藥師缺口較大,導致“挂證”現象突出。註冊消防工程師已成為新的“挂證”熱點。環保領域“挂證”較多的是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有關負責人分析,産生證書挂靠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利益驅動。職業資格證書持有人可以通過“挂證”牟利,企業通過“挂證”既能滿足資質審查的需求,又可以節省人工成本。而一些仲介服務機構因為有利可圖積極牽線搭橋。二是有的部門對企業開辦、年檢的人員資格權重條件設置過高,一些不具備人員條件的企業為取得資質尋找具有職業資格的人員挂靠。三是取得職業資格的人員數量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四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證書挂靠違法成本較低。五是資訊共用機制不健全,管理部門之間存在資訊孤島,發現、查處證書挂靠違法行為較為困難。

  明確責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針對‘挂證’的根源性問題,下一步將採取針對性措施。”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將推動多部門聯合行動,大力整治“挂證”亂象。

  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通過明確監管責任,行業主管部門負有“挂證”監管的主體責任,既管證書註冊,也管企業行為。“要加強聯合抽查,集中查處一批、曝光一批。‘挂證’嚴重的要啟動追責,對當事人、當事企業、違規仲介、主管部門追責。”有關負責人説。

  以往,由於部門之間資訊不暢,懲處“挂證”存在困難。為此,相關部門將加強資訊共用,職業資格資訊、人員註冊資訊、企業資質管理資訊等能夠公開的全部公開,打通資訊孤島。提高企業和個人信用意識,建立“挂證”黑名單,並適時納入全國誠信體系,實現一處違規、處處受限。

  為加強懲處力度,人社部將推動職業資格設置管理立法工作,加大違紀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強職業資格管理法制建設,並認真清理資質資格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

  降低“挂證”需求本身也是源頭治理的有效手段。為此,多部門將進一步清理取消與企業資質相關的行政許可事項,減少企業資質與人員資格掛鉤,盡可能放寬準入,積極培育市場;不斷完善職業資格報考條件、專業設置和考試內容,不斷提高職業資格設置的科學化水準;通過多種方式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素質,增加人才有效供給。

  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嚴厲整治“挂證”網站,及時清理取締“挂證”論壇、QQ群等,嚴厲打擊網上公開的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整治“挂證”亂象的高壓態勢。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