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環保部談河長制:一定不要變成單純的人治

2017年03月21日 09:13:3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原標題:環保部:河長制不要變成單純的人治

  昨天上午,環保部召開新聞發佈會,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介紹了我國水污染防治情況。據介紹,去年,超過93%的地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84.6%的地下水水源地水質達標。

  禁止污染企業落地水源區

  對大江大河周邊化工企業威脅飲用水水源安全的問題,張波表示,“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來看,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還是比較高的,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在90%左右”。

  他介紹,按要求,飲用水水源保護的關鍵在於執法監督,“首先要把保護區紅線劃出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可以由當地統籌經濟、社會、環境幾方面妥善處理,但是絕對不允許再出現新的污染企業,尤其是重污染企業落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情況”。

  對於個別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通過各種手段撤銷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現象,他表示,根據法律規定,只有省級政府才能批復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或調整方案。

  年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張波介紹,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34.9%已完成整治。

  張波表示,“黑臭水體的問題,本質是污水直排環境的問題,再往上追,是城市環境水利設施不配套的問題,包括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廠不配套等問題”。

  張波介紹,環保部做了兩件事,一是通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進行推動。中央環保督察的黑臭水體都是重點,被督察的黑臭水體整治進展都比較快。另一個是通過環境衛星等技術手段,識別了一批黑臭水體。通過環境衛星,就發現了北京等20個城市存在172個疑似黑臭水體,96條已經確認為黑臭水體,並納入整治行動。

  河長制不是“人治”

  提及河長制,張波表示,河長制的核心思想是要讓各級黨委政府把主體責任擔起來,或者説要讓黨委政府當中領導成員具體地把某一段河的水污染工作任務背起來,讓責任更清晰。

  “但是我也不認為這個河長制就是一個人在治理,不是這樣的。”張波説,河長制一定不要做成一個人去治污,如果一個人去治污,市委書記當河長和其他某一個副職當河長,調動的資源就不一樣,這樣豈不是只有市委書記當河長那條河能夠治好,其他領導當河長的河則讓人擔憂,所以一定不要變成一種單純的人治。

  張波説,河長制實際上是協調機制,它一定要形成黨委政府主導、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格局,“如果僅僅變成了一個領導同志利用他能夠調動的資源去治理這條河,這條道走窄了”。(邢穎)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