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浙江上海公佈“新高考”方案:"套餐"+"自助"各具特點

2017年03月20日 14:40:2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隨著浙江、上海相繼公佈2017年高考志願填報、投檔錄取方案,兩地30多萬名考生將作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首批高中畢業生,按照改革後的方案參加今夏的“新高考”,而試點的舉措將可能被複製到全國。

   

  按照國家改革規劃,新高考採取必考科目加選考科目的3+3模式,同時高校的不同專業也有權對考生選考科目提出要求,這樣一來過去以學校為單位報考和錄取的模式就無法繼續。在上海剛公佈的方案中,首次推出“院校專業組”作為新的錄取單元,一所高校可以根據人才培養需求。自主決定把招生專業打包成若干個專業組,但在同一專業組內,對考生選考的科目要求必須一致。以同濟大學為例,今年所有專業歸類為三個院校專業組進行招生,第一組是要求考生選考物理,第二組是要求選考物理或者化學,第三組則不設選考科目限制。

   

  同濟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廖宗廷:一些專業組,像我們是工科見長的學校,很多專業對物理的要求很高,沒有選考物理是學不住的,像土木專業。還有一些專業像材料、環境、化學、醫學等,考物理和化學可以任選。第三個是我們有的專業像文科類、經管類,它對數理化沒有太多的要求,(選考什麼科目)都行。

   

  在上海方案中,每個本科錄取批次,考生都可以填報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作為志願,最多的是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報24個,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又可以填報4個具體專業。而在浙江版方案中,報考和錄取單元更加細化,不再有報哪個學校的説法,而是直接改為按專業填報志願。以招生覆蓋面最大的普通本科批次為例,考生可以報考80個專業平行志願,按成績分時分段選報。有高校招辦的老師形容説,過去的報考和錄取是吃桌飯,你可以選桌,但功能表是固定的,上海版方案改為更豐富的套餐可供選擇,而浙江直接變成自助餐。 

   

  寧波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李學蘭:傳統的高考可能屬於桌餐的方式,大家到時間就排排坐坐下來吃什麼菜就給你上什麼菜,那麼現在浙江方式呢就有點像自助餐的方式,來了之後哪些菜你自己選擇量你自己選擇,所以整個這個浙江省的改革的方案是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大餘地的選擇的一個機會和權利,也充分的在制度上予以保障那麼反過來説呢對我們高校來説也賦予更多的自主權。

  報考方式變臉 家長考生如何應對 

  這次實行錄取方案改革的只有上海、浙江,卻是在為全國高考改革的推進來探索道路,滬浙兩地的具體方案儘管各有特點,但整體思路都是為考生和學校提供更多選擇權,選擇面雖然寬了,但考生和家長對新錄取方式還需要有一個熟悉過程,更要理性和慎重應對。

   

  與過去相比,上海浙江兩地的新錄取方案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考生填報的志願數量大大增加了,以往一個本科批次可以報六到十個學校誌願,而今年浙江的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報80個專業志願,雖然不一定都要報滿,但是對考生和家長來説,要了解學校和專業的資訊量就要增加不小。相比之下,在上海的普通本科批次最多填報24個院校專業組志願,雖然每組之內還可以報4個具體專業,但已經不是投檔的決定因素,而且,這種有一定共通性的院校專業組合,本身也有合併同類項的指導作用。

   

  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丁光宏:你包括我們大學的老師,對跨界的學科專業也不一定很了解,所以你要學生把每個專業都搞清楚是怎麼回事,是不切合實際的,它這個專業組的話就是有一個共性,比如説我這個人喜歡物理,那麼工科類的或者理工科的專業選擇起來都會比較簡單,它和那麼一個個專業去挑去排序,還不一樣。

  浙江的志願填報,一步到位直接報考到某一個專業,要麼考得上,要麼考不上,不會再有調劑專業現象發生。但對上海考生來説,如果達到了某一個院校專業組的投檔線,又進不到所報的前四個具體專業,仍然會面臨是否服從調劑到其他專業的問題。如果服從,專業可能不太喜歡,如果不服從,又有落檔的風險。所以對考生來説,學校和專業怎麼權衡,願不願意服從專業調劑,依然要慎重考慮。

   

  上海高三學生 古宇昕:我覺得一個學校的氛圍是最重要的,專業當然也很重要。

  上海高三學生 劉洋:因人而異吧,就看每個人心裏對你的目標是多執著,或者對那個專業是多不喜歡,有調劑的話還是在報之前要想清楚,萬一我想去的專業被調到另一個,我非常不喜歡,那麼在選的時候就要慎重得多。

  今年無論浙江還是上海,考生和家長會面臨一個共同的新問題,那就是由於錄取模式的改變,原來一所大學只有文科或理科的單一分數線,而現在同一所學校裏,不同的專業或專業組合,會有不同的分數線甚相差很大,這樣一來,作為新高考第一年,往年各個高校報考和錄取的分數線、人數、排名等數據,參考價值肯定有所偏差,這對考生家長的選擇無疑又增加了難度。

   

  上海高三學生 李智洋:我覺得是這樣,某些學校被認為突出的專業,分數線可能比原來它作為一個學校整體的分數線就會高了,這樣的話填的時候就要比以前更加講究策略一點,有衝的有保的。

  今年,上海還首次把填報志願的時間改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後,這也是最後一個由高考前改為高考後報志願的地區,對上海考生來説,就有了更多消化新政策和從容理性應對的時間。

  對於高校錄取改革也是新考題 

  高考改革,一方面是滿足民生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要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從這個角度上,大學也是利益相關的一方,而這次上海浙江的錄取改革,對高校來説也是一道需要認真面對的新考題。

   

  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而是讓考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也包括升學規劃去自主選擇三門科目,據上海的統計,在選考科目中,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和政治、歷史、地理這兩種純文或純理組合的學生只有12%,而88%的學生是跨文理選科。而另一方面,多數高校的培養模式卻依然是按照文、理、工等學科結構來進行,這樣一來,大學的招生需求與新高考的選考模式顯然還需要磨合。據浙江的調研,由於物理科目難度高,選考的學生人數下降,而高校各專業裏提出選考要求最多的卻是物理,因而招生中,特別是非名校的普通院校,很可能會出現供求矛盾。

  同濟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廖宗廷:分數線越往下走,因為學物理的被前面的都選完了,那些學校再選人難度就可能大一點了。

  按照新的錄取方案,今後一所高校不會再有單一分數線,有多少專業組合,甚至有多少專業,就會有多少條分數線,彼此之間也許相差很大,這對那些報考比較冷門的專業可能帶來更大的衝擊。

  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丁光宏:但是從大學角度來説,它又是矛盾的,因為我們大學的專業是按照學科的規律,也就是這些知識必須有人來傳承,並不是這些知識在社會上和熱門很追捧,我們的知識就不用了。這些知識現在沒用,可能過十年二十年很有用。

  據了解,上海錄取方案中,在每個院校專業組內部仍然可以進行志願調劑,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穩定生源的作用。從長遠看,國家的考試改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除了高考本身之外,還可以通過綜合評價、三位一體等賦予高校更多自主權的改革,使得招生政策和高校需求更好匹配,有利於高等教育長遠發展。

  寧波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李學蘭:我相信隨著大家選擇權更多以後呢也會慢慢的回歸到理性當中去,叫做不買最貴只買最對,符合自己的需要符合自己的未來發展的這樣一個需要,所以我個人覺得短期可能會受到衝擊,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呢,也會更多的回歸到理性當中去。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