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經濟日報評論:以創新“第一動力”引領全面發展

2017年03月18日 10:43:0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兩會重要講話中的一大熱詞。無論是上海自貿區發展,還是國有企業改革,無論是國防和軍隊建設,還是大興識才愛才之風,都與創新二字密切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以創新“第一動力”引領全面發展,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位列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黨和國家謀篇佈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從國際上看,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産業和新産品,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孕育興起,世界主要國家爭相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發展先機。從國內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方式粗放、産業層次偏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急迫問題,兼顧發展速度與品質、統籌發展規模與結構,關鍵是要依靠全面創新轉換發展動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創新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著治國理政現代化清晰展開,為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有關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日臻完善,圍繞體制機制的改革舉措蹄疾步穩,激發出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從“嫦娥”登月到“蛟龍”探海,從高鐵飛馳到科技興農,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提升了國家實力,令世界矚目;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傳達出更具內涵的中國精神、中國氣質……無論是提供“腦動力”的理論創新,還是提供“原動力”的制度創新;無論是作為“主動力”的科技創新,還是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創新,都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有力驅動著中國經濟航船破浪前行。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報告寫道,“中國的創新規模不斷擴大,有潛力坐上全球創新領導者的寶座,甚至有望成為全球創新典範”。

  風雲際會,激流勇進。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創新號召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以創新“第一動力”引領全面發展,關鍵是樹立崇尚創新的發展觀,以國際視野超前謀劃、超前部署,緊緊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強化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破除體制機制束縛,強化法治保障,加快完善創新激勵政策,為創新之樹“施肥增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以創新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多靠産業化創新來培育和打造新增長點,推進新興業態發展壯大,實現“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讓創新引擎全力加速,方能催生更多更新的創造力,鼓起夢想的風帆,讓中國號巨輪駛向更燦爛的明天!(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