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拋撒吉祥,讓幸福隨糌粑飄飛!——記西藏白居寺新年民俗活動

2017年03月15日 15:56:4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將青稞炒熟,然後磨成粉,就是糌粑,它是藏民族最傳統的主食之一。

  在很多具有儀式感的藏族民俗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它被賦予最吉祥、幸福的寓意,並充當主角,“粉”墨登場。

  今天,要給大家講述、呈現的民俗和故事就與糌粑有關。

  2017年3月12日,藏曆元月十五日,是藏曆新年的最後一天,一個吉日。

  初春的江孜縣天氣尚未轉暖,每年的這一天,清晨尤感寒意。

  早上6點40分,天未亮。

  道路上,已能看見三三兩兩的人群,或步行、或乘車、或騎乘電摩托,由江孜城的四面八方向白居寺聚集。

  當晨光灑在江孜老城街道上,勾勒出一個姑娘的身影,她手捧經幡,肩背糌粑袋,步履匆匆。

  很快,她的身影與人流匯聚一處,消失在白居寺方向的晨曦中……

  她叫尼瓊,江孜老城區布瓊和央吉家的女兒。  拋撒吉祥,讓幸福隨糌粑飄飛!

  拋撒吉祥,讓幸福隨糌粑飄飛!

  “西藏糧倉”與驕傲的豐收

  江孜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日喀則市東部、年楚河上游,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充足的日照、大面積的耕地、多年來治理有效的年楚河水的滋潤,使得江孜連年豐收、糧食充盈。

  “西藏糧倉在日喀則,日喀則糧倉在江孜。”這句民間傳言享譽西藏。

  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糧食是江孜人的生命之根,也是驕傲之本。

  這裡的人們期盼豐收、熱愛豐收,也炫耀豐收。

  一個有關豐收的、象徵吉祥和幸福的、充滿活力的民俗活動 —— 白居寺立經幡長桿(也叫豎經桿)儀式與相伴而生的“糌粑大戰”,在每年的藏曆元月十五日,如期而至。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