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光明日報:兩會是中國治理體制嚴謹性的充分體現

2017年03月14日 15:02:51  來源:光明網
字號:    

  【特別關注國際社會看兩會】   

  兩會是中國治理體制嚴謹性的充分體現

  ——訪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

  光明日報駐倫敦記者 林衛光

  與往年一樣,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密切關注今年中國兩會的進程。對於這位英國公認的“中國通”來説,兩會是了解中國國家治理的重要窗口。佩裏多年來致力於促進中英商貿關係發展,多次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而這家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48家集團俱樂部,也已成為中英友好關係的代名詞。

  兩會是中國治理體制嚴謹性的充分體現 

  斯蒂芬佩裏在倫敦家中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林衛光攝/光明圖片 

  “我看到了習近平主席參與遼寧代表團審議的報道,感觸很深,特意就此寫了一篇文章。”採訪還沒有正式開始,佩裏已經迫不及待地告訴記者。他説,不是所有西方國家的領導人都敢於和地方代表坐在一起,討論地方發展的切實困難,這需要對這一地區的問題進行充分調研和了解,清楚地方代表們的關切。佩裏認為,遼寧省的代表們非常清楚,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降低産能、裁減員工等經濟“陣痛”,因此他們迫切希望了解中央政府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而習近平主席非常清楚地向他們表明瞭國家的政策,解答了他們的疑問,消除了他們的疑慮。佩裏説,中國領導人出席兩會,絕非走走過場,而是要經過事先精心準備,要清楚代表們關心什麼、應該如何解答他們的疑問。

  佩裏關注中國兩會多年,他對兩會的意義有自己通俗的解釋:“兩會是有管理責任的人與有提問責任的人進行溝通的機會。”他説,兩會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既是對過去一年的大事進行總結的機會,也是對未來一年將要走的路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刻。兩會代表委員們不是坐在那裏給政府投贊成票的,他們對政府提出了很多犀利的問題,對很多問題進行非常透徹的討論。政府給出的回答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準備的,提出的政策都將持續數年乃至數十年,而不像西方國家議會裏,部長們對議員們的承諾可能只能持續幾天,甚至只有幾分鐘。佩裏認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了地方代表團的審議,覆蓋了方方面面的重要問題,這種討論和交流的重要性和實質意義要遠遠超過西方國家議會裏的一些辯論。他認為,兩會所體現出的中國治理體制的嚴謹性,要遠遠超出西方國家。

  在談到對今年兩會的印象時,佩裏説,不同觀察者的關注點不同,他主要關注國有企業改革、污染治理、反腐、反貿易保護主義和“一帶一路”建設。

  佩裏認為,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表明瞭中國政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心,也為國有企業改革明確了方向。他認為,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對中國經濟來説都不可或缺,黨和國家的領導、管理對於國有企業至關重要。他認為,今年兩會上,關於國有企業未來地位的問題進一步明確,改革後的國有企業在未來數十年內將扮演中國經濟支柱的角色。

  “治理污染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在兩會上受到如此重視。”佩裏認為,中國政府治理污染的決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中國人口眾多,空氣、水、食品等的品質至關重要。如果不能嚴肅對待污染問題,中國的發展前途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佩裏是中國反腐運動的堅定支援者。他説:“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官員們就必須做到百分百乾淨。社會主義的目的是要帶動大眾實現共同富裕,如果官員們只考慮自己親戚朋友的利益,那麼就無法實現國家的繁榮、人民的富裕。”佩裏認為,中國的反腐運動事關如何繼續走社會主義道路,事關如何關心保障人民利益。他説,中國的反腐機制正日益健全,反腐鬥爭將進一步深化,今年的兩會讓這一點更加清晰。

  關於貿易保護主義,佩裏認為,西方國家民粹主義勢力前所未有地上升,導致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他説,有關國家必須清楚,貿易保護主義與經濟發展是相悖的,不可能通過保護主義實現自身的經濟增長。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任何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舉動,只能使自己受傷。佩裏相信,中國政府支援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但同時也有能力應對貿易戰乃至“真正的戰爭”。他説,某些國家善於發錶帶有侵犯性的表態,這樣的言論能夠嚇倒一些國家,但是對中國不會管用,中國非常清楚應該如何應對,而且對此有充分準備。

  在談到“一帶一路”時,佩裏表示,這將是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重大決策。對於“一帶一路”倡議,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夠了解、缺乏認識,或者不相信這一倡議將給世界帶來的改變。佩裏回憶説,1984年,當中國提出沿海城市開放計劃時,西方國家開始沒有認真對待,僅僅數年之後,當自己的商店裏充滿了中國産品、中國瞬間成為出口大國時,西方人才開始認識到這一政策的影響力。同樣,1999年,中國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時,西方國家也缺乏研究和重視,而短短時間之內,中國西部發展風生水起。佩裏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憑空提出來的,而是有牢靠基礎和科學性、前瞻性的。他説,中國每一次作出重大戰略決策時,都會清楚地告訴世界自己要做什麼和打算怎麼做,事實證明,中國每一次都能成功做到。他説,“一帶一路”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金融、發展創舉,經過充分考證、準備,目前進展非常順利,成效明顯。佩裏認為,未來50年,對於西方國家來説,刺激經濟發展最大的兩個動力,一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二是非洲國家的工業化。

  20世紀50年代,包括佩裏父親在內的48名英國企業家,打破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前往中國訪問交流,這批“破冰者”成為48家集團俱樂部的創始者。佩裏回顧起這段歷史和這些企業家的勇氣,感慨萬分。他説,今年是中英建交45週年,48家集團俱樂部將繼續發揚“破冰者”精神,積極促進中英貿易的發展,繼續推動中英企業達成更多的合作協議,這正是他們慶祝中英建交45週年的最好方式。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