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委員:高校辦了幾十年不出大師 説明辦學有問題

2017年03月13日 06:32:17  來源:未來網
字號:    

  原標題:政協委員高抒:高校辦了幾十年不出大師 説明辦學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抒在接受未來網記者的採訪。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抒在接受未來網記者的採訪。

  未來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楊佩穎)“我們大學最大的困難是沒有培養出大師來。”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抒在接受未來網記者的採訪時如是説。

  高校去行政化以及高校改革一直是兩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並提出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報告指出,切實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落實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政策,落實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制度改革,讓科研人員不再為雜事瑣事分心勞神。

  連續多年關注高校改革的高抒認為,學校應為高校的師生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過去地區行政化意味很重,影響了高校的自由發展,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人才又是很特殊的人群。普通人和高級人才的管理方式有些不同。

  高校辦了幾十年 如果沒有大師就説明辦學有問題

  “高校辦了幾十年,最厲害的人沒有,如果沒有就説明辦學有點問題,以前我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培養出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人。”高抒説道。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抒在接受未來網記者的採訪。

  最厲害的人培養的出來,這是一個標桿,一個大學能培養出厲害的人説明他其他的人培養的肯定也不差,這是一個整體性的作用。

  怎麼培養出大師呢?高抒認為,第一去行政化,第二鼓勵創新,還要營造好的環境來培養大師。

  多年從事大學科研工作對高校人才培養深有體會,他認為“在行政味道很濃的地方是很難培養出高端人才的,有時候領導人看到這個人不順眼,不順眼可能就給他施加壓力或者是破壞條件不讓他發展。因此,在培養環境的條件下面,人才對領導是可以任性的,而領導要持續替他服務這也是高校培養大師的關鍵。”

  高抒也指出,高校改革應該避免僵化思維。高抒説,“人才培養有概率,它是一個風險事業,不是説10棵樹種下去10棵樹都會成活的,有時候刮了一場颱風、來了一場泥石流,有些樹就沒有活。這時候你也要忍了,你不能説我花這麼多努力種一棵樹居然死了,那還行啊,如果是這樣的思維,頭腦僵化了,就培養不出人才了。”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