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接住“二孩” 中國需編織哪些保障網?

2017年03月11日 09:51: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龐無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有關“‘二孩’如何生得起、養得好”的討論一路“火”到2017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今年會議期間爭相“支招”,呼籲編織一張覆蓋各領域的保障網,讓生育“二孩”真正成為“甜蜜的事”。

  女職工權利保障網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第一年(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二孩”出生佔比超過45%。“二孩”生育為社會帶來新動力,同時也帶來一些“煩惱”。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張世平關注生育二孩對女職工勞動權益保護的影響。她援引一份涉及12個省(市)的調研稱,“二孩”生育的確讓女職工勞動權益受到一定損害。一些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會優先錄用沒有生育二胎意願,或者已經生了“二孩”的女性。實際中,也有已經或準備生育“二孩”的婦女被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發生。

  張世平認為,當前,很多中國企業面臨經濟下行和公司轉型的雙重壓力,女職工生育特別是生“二孩”、休産假的時間成本高,的確提高了企業的崗位替代用工成本。她建議完善立法和政策配套,研究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並軌,為女職工創造更加安心的生育“二孩”環境。

  兒科、婦科等醫療保障網

  近年來中國各地“兒科醫生荒”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中國二級以上醫院95%都缺兒科醫生,隨著全面“二孩”政策進一步實施,未來缺口還會更大。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主任劉迎龍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出現許多高齡産婦,新生兒出現先天性疾病概率增大。他建議,加強出生人口監測預測,免費提供胎兒篩查,提高對危重孕産婦和患先天性疾病新生兒的救治水準。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受訪時透露,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增加産科床位8.9萬張,基本滿足生育需求。

  托幼機構等社會保障網

  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原副主席崔鬱看來,現在最為迫在眉睫的是發展三歲以下托幼事業。

  她指出,根據全國婦聯調查,在不願生育“二孩”的母親當中,有60.7%的婦女是出於孩子無人照顧而放棄生育。

  崔鬱建議,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在自有場地內建設托幼設施,並給予政策支援。同時,政府購買服務,發展家庭互動式託兒所,為家庭提供就近方便、小型化、負擔得起的託兒服務。

  不少代表、委員還表示,解決“二孩”政策相關難題,男性也需參與。張世平指出,落實男性護理假,對緩解女性生育壓力非常有利。(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