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菊紅花:“把更多的群眾呼聲帶到兩會去”

2017年03月10日 13:54:23  來源:青海日報
字號:    

  張 蘊

  本報記者 張地委 攝

  本報記者 張 蘊

  無論是在人民大會堂還是在政協委員駐地,來自基層的住青蒙古族全國政協委員菊紅花都很受人關注。自信的笑容、連續十年履職,都使得菊紅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每年,菊紅花都努力把青海各族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建議意見帶到大會上來。今年,她帶來了14份提案,其中有一半提案直接關係到農牧民的養老、醫療健康等問題。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每一位老人的心願。2016年1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作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政協副主席的菊紅花來到烏蘭縣柯柯鎮東沙溝村,當地村幹部告訴她:“我們村裏有全州唯一一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現在鄰村老人都想來但供不應求。”在村幹部的帶領下,菊紅花參觀了東沙溝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在這裡,老人們聚在一起拉著二胡,高興地唱歌跳舞不亦樂乎,菊紅花欣慰又感動。但她同時了解到,照料中心資金來源、運作管理、護理人員、設施等都無法得到長期保障。

  由此放眼全省,青海4000多個行政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69.77萬人,但全省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僅有178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數量與老年人的需求相差甚遠。

  “基層老年群眾應該得到更好的專業呵護,日間照料中心應該在全省各鄉村推廣,我想把它作為提案帶到全國兩會去!”

  縣民政局、州民政局、省民政廳、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不到10天的時間裏,菊紅花東奔西跑,在民政部門查資料、請教專家學者、去相關養老服務點搞調研。

  通過大量的前期調研,菊紅花得出結論:農村養老服務建設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對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發展不均衡,資金瓶頸制約,社會力量參與不足,服務管理亟待加強。一定要推動農村群眾養老互助,使廣大農村留守老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在鄉村,享樂家門口”。還要培養養老服務專業隊伍,讓基層老年群眾得到更好的專業呵護。

  “烏蘭縣和青海大部分鄉村一樣,為了生計,很多年輕人常年離家在外打工,即使就近就業也是早出晚歸,無法照顧老人。這時,老年人的日間照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空巢老人不能失去陪伴,日間照料中心就像 ‘托老所’,可以排解老人寂寞孤獨的情緒,對老人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

  從一名基層醫務人員,逐漸成為烏蘭縣政協委員、海西州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委員,再到全國政協委員,菊紅花有著令人羨慕的“光環”和“榮耀”,她卻將這諸多的“身份”看做是獲取提案資訊的最佳平臺。

  十年來,菊紅花累計向大會提交了近60份提案,涉及青海和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民生領域的方方面面內容。“説實話,履職時間的最後一年,我還有很多人民的呼聲沒帶到大會上去,我很不捨。”菊紅花感慨道。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