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兩會內外習近平”系列之四:“我就是從貧困地區出來的”

2017年03月10日 13:50:4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的審議。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參加全國兩會的女代表、女委員、女工作人員,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同胞,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這是習近平同女代表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的審議。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參加全國兩會的女代表、女委員、女工作人員,向全國各族各界婦女同胞,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這是習近平同女代表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曾在電視上看到有關涼山州‘懸崖村’的報道,特別是看著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了解到當地建了新的鐵梯,心裏稍稍松了一些。”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説。

  他在隨後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2013年兩會以來,習近平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連續談及扶貧工作問題。“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句句堅定有力,催人奮進。

  而在兩會之外,習近平幾乎走遍了祖國最貧困的地區。十八大以來,河北阜平、甘肅定西、湖南湘西、雲南昭通、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安徽金寨、寧夏固原、青海海東……都留下了總書記跟貧困戶噓寒問暖的身影。

  “多年來,我一直在跟扶貧打交道,其實我就是從貧困窩子裏走出來的。”習近平曾這樣説。兩會內外,習近平始終牽掛著貧困群眾,關心和思考著扶貧工作,顯示出質樸而深厚的扶貧情懷。

  “小問題”背後透著大意義

  很多人還記得,去年兩會有這樣一幅畫面。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7個。”2016年兩會,習近平在湖南代表團審議現場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的對話,讓代表們會心一笑。

  總書記這樣問,是因為僅僅在兩年多之前,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還因為貧困嚴重,村裏男青年找對象成了大難題。一問一答,表面上問的是村民的婚姻問題,實際上關心的是地區的脫貧進度。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2年底,習近平在河北阜平考察時這樣説。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在此後對貧困地區的調研中,習近平再三強調,必須帶著老鄉一起奔小康。

  在福建,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支援和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在雲南烏蒙山區,他表示,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五、六年時間了,時不我待,扶貧開發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幹,不能光喊口號,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

  在陜甘寧革命老區,他強調,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言必信,行必果。目前,脫貧攻堅首戰已全面告捷。國務院扶貧辦透露,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超額完成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452元,比上年實際增長8.4%。

  十八洞村的變化就是脫貧攻堅成果的縮影。如今,村民收入3年間增長近4倍,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成為全湖南的省級文明村和旅遊定點村。村民笑容多了、求發展願望強了,生活更有滋味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