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王國生代表:打造三江源“綠色名片”讓美麗中國走向世界

2017年03月14日 10:39:23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姜穎)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生在回答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時表示,要把三江源打造成美麗中國走向世界的“綠色名片”。

  “生態保護優先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已成為廣泛共識”,王國生説,“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推進青海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轉變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我們正努力把三江源打造成美麗中國走向世界的‘綠色名片’。”

  王國生説,去年,青海建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和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實現了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和執法。同時,按照山水林草湖一體化管理保護的原則,對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源地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

  “為保障三江源國家公園在司法、技術等方面的支撐,玉樹市人民法院已成立了三江源生態法庭。同時,通過穩定草原承包經營制度、支援牧民開展多种經營、創新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等措施,把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王國生介紹説:“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籌備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諮詢專家組,全力彌補人力資源開發滯後,科技支撐作用薄弱這塊最大的短板。”

  王國生表示,今年是“兩年完成試點”的關鍵一年,青海將抓好三件事:一是持續保護好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濕地、高寒草甸等源頭地區的生態系統,對此將出臺《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頒布《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二是形成縱橫“一張網”的生態保護網路體系,由管委會負責國家公園的自然資源管理、生態保護、特許經營、社會參與和宣傳推介等職責,公園範圍內的鄉鎮增加具體組織管理職責,行政村設立若干生態保護組;三是推動牧民從單一的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産生活良性迴圈轉變。全面落實園區“一戶一崗”,建立牧民生態保護業績與收入掛鉤的機制,探索將草原承包經營轉為園區特許經營,發展新型合作經濟。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