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穩就業 增收入 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2017年03月14日 10:37:0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原創稿
字號:    

  就業和收入是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也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而就業穩定和居民收入增加,經濟發展是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這是黨中央確定的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要做的一篇大文章。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人大遼寧團的討論時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實際上,這也為中國經濟今年如何走、怎麼幹,指明瞭方向。

  穩增長就是保就業

  “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擲地有聲地説到。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定的工作收入是提高百姓生活信心,讓百姓更有獲得感,使家庭和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去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這也是連續4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300萬人。並且,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2%,為多年來最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的就業目標任務,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比去年的目標任務多出100萬人。

  如何增加這多出的100萬個就業崗位?其實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給出了答案:穩增長的重要目的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5%左右,符合經濟規律和客觀實際;從經濟基本面和就業吸納能力看,今年的就業目標任務通過努力是能實現的。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經濟持續發展,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基礎。由於我國經濟總量基數大了,雖然增速較前些年下降了,但是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對應的拉動就業的能力也比過去更加強了。“十一五”期間GDP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00萬人;“十二五”期間GDP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170萬人;去年GDP增長一個點,拉動就業超過了190萬人。經濟增長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前提。

  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認為,雖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是城鎮新增就業近幾年每年都能達到1300萬人以上,説明我們經濟增長中的品質在提高,對於就業崗位的提供來説,越來越有把握。每一個GDP新增百分點提供的就業崗位比前些年已經翻倍。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經過努力完成新增就業目標有相當大的把握。

  實現多渠道就業創業

  據統計,今年高校畢業生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今年就業工作的重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於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實施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

  尹蔚民指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一是各項就業政策要落實,包括要引導、鼓勵、支援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到中西部地區去,到中小企業去,暢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二是開展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服務活動,包括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

  尹蔚民表示,今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招工難主要是技工短缺,一線普工招工也很困難。就業難主要是部分高校畢業生以及大量非技能的人員就業比較困難。這是最突出的矛盾,所以我們必須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確保今年1100萬人的就業任務完成。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支部書記余梅認為,不少大學生仍對基層不了解,沒將基層列入自己的就業選擇範圍。“只要不挑不揀,相信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找到工作。當前我們這兒就特別缺大學生。”她説。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魯朗景區管委會書記黃細花也表示,西部現在正快速發展,對有知識、有熱情的大學生非常渴盼,建議大學生儘快轉變對西部的偏見,多來走走看看。

  增收政策受益面廣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去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增加百姓收入,一方面提升了百姓生活的品質,另一方面對於國民經濟良性迴圈也有著重要意義。而在今年,將會有更多的增收政策紅利釋放,更多人群將受益。

  在社會保障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步提高優撫、社會救助標準。

  在扶貧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去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超過240萬。在今年,將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去年,全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超過1000億元,而在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將增長30%以上。更多的貧困人口將受益,增收脫貧。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阿裏地區行署專員彭措説,目前,一些貧困戶確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扶貧不光要“扶錢”,更要“扶智”,讓貧困群眾具備脫貧的知識和技能,通過知識和技能不斷創造財富,把“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這才是關鍵之處。

  在農民增收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並且還提出,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表示,中央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意味著要提高糧食生産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産品供給的有效性,增強農業資源在市場中的配置,推動農業生産提質增效。

  “少花錢”也是增收

  在今年的人大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講到今年將全面取消手機國內漫遊費,會議全場即刻響起熱烈的掌聲。實際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降低稅費的“紅包”不止這一個。

  今年政府工報告提出,今年全年將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2000億元左右,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表示,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對於企業來説,就是希望將減稅降費落到實處,讓企業有切身的感受。這一點對我們企業家來説,感到特別振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的範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小微企業的經營和研發成本進一步下降,讓創業創新更有動力和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取消或減免多項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收費項目再減少一半以上,減少政府定價涉企經營性收費,清理取消行政審批仲介服務違規收費,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等一系列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舉措。企業經營成本下降,利潤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就會賺取更多的利潤,也就有意願和空間為員工漲薪。

  “中央部門要帶頭,一律按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決不允許增加“三公”經費,擠出更多資金用於減稅降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

  全國人大代表、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表示,企業稅負重,造成一些企業沒有能力投入研發,也沒有能力去改善員工的生活。他呼籲,為負重前行的製造業“減稅”,尤其是為科技創新主力軍的創新型製造企業減負,已成為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