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大代表:房價大起大落對社會每一方都是傷害

2017年03月10日 14:03:1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讓廣大人民群眾住有所居(民生連線民聲線上)

  四川省住建廳廳長何健代表

  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委員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張泓銘委員

  “漲得太快了,再不買,就更買不起了。”去年,在北京“漂”了8年的國企職工陳浩終於成了有房一族。他買的二手兩居室位於東四環外,有80多平方米,單價已從前一年的5萬多元漲到了7萬元。陳浩夫婦的父母為了支援他們買房,東挪西借湊了150多萬元。陳浩説:“買完房,總算松了口氣,但也真是‘壓力山大’。在我老家承德,這些錢能買好幾套別墅呢。”

  長安居,大不易。2013年結婚以來,陳浩夫婦一直租房,也一直關注著房價走勢。他覺得,雖然從租售比來講,租房比買房划算,但手裏有房肯定更踏實些,再説,房子未來基本都會升值,“可是左等右等,等來的卻還是漲。但願今後幾年市場能穩住,以後也能換得起再大點的房子……”

  住房,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房價,讓老百姓牽腸挂肚。2016年,我國部分城市的房價先是坐上“過山車”,隨後又及時踩下了“急剎車”,市場最終回歸平穩。社會各界都關心,今後幾年房地産市場能夠平穩運作嗎?老百姓住有所居的夢想該如何實現?

  房價大起大落,對社會每一方都是傷害

  “房價大起大落,對社會上每一方都是傷害。”何健認為,去年一些城市出臺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效果明顯,把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很快壓下去了,達到了預期目的,“事實證明,中央的判斷和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目前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的限購、限貸政策仍會持續較長時間。”黃其森判斷,今後兩年將是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之年,也不排除局部城市房價會出現下跌,回歸合理水準。

  “在相關制度沒有完善之前,對房價過快上漲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張泓銘分析道,當前我國房地産市場的泡沫猶在,部分城市泡沫水準已接近臨界點,加上土地、財稅、金融等方面基礎性制度尚未完全理順,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尚未全部建立,消費者對市場看漲的預期尚未回歸理性,市場波動威脅依然存在,“不過,只要把樓市穩定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基本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對此,我們也要有足夠的信心。”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