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軍地代表委員熱議國防專利解密:喚醒"睡美人"

2017年03月09日 16:57:01  來源:中國國防報
字號:    

  喚醒“睡美人”,讓融合畫卷更靈動

  ——軍地代表委員熱議國防專利解密

  本報記者 鄒維榮 宮玉聰

  微雨重卉新,一雷驚蟄始。

  全國兩會期間,軍委裝備發展部國防智慧財産權局宣佈集中解密國防專利3000余件,並通過全軍武器裝備採購資訊網陸續發佈。消息傳出,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也就這一服務創新創業、助力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舉措展開了熱烈討論。3月7日晚,記者採訪記錄下軍隊政協委員、北京衛戍區裝備部副部長江漢剛,軍隊政協委員、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和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的觀點。

  劉建委員介紹,我國國防專利制度長期以來“重定密、輕解密”,過去,國防專利權人申請專利解密往往要經過層層嚴格審批、困難重重,從而産生了大量的“國防沉睡專利”。加之由於制度建設不完善、資訊交流不順暢等因素,國防專利技術絕大多數僅用於本系統,轉化為民用的非常少,就使得國防專利成了“睡美人”,美則美矣,只能遠觀,影響力很有限。這一狀況不利於為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提供有效服務,也不利於國家加快産業升級和國民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劉建委員説:“為數眾多的國防專利因為保密的需要被束之高閣,導致我國國防智慧財産權的民用轉化率很低,許多創新主體不敢觸碰保密紅線,不能確定哪些國防智慧財産權可以解密、降密和民用化,也影響了廣大國防專利持有人的創新積極性。”

  當今世界,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革命和軍事革命孕育興起的重要歷史時刻。部分國防專利轉化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江漢剛委員説:“國防專利轉化還有利於加快軍工企業的深化改革,增強國防科技工業的活力,有利於提升國防科技工業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的品質與水準,更有利於民參軍的力度,壯大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基礎。”

  此次國防專利資訊的解密與發佈,是國防專利制度實施30多年來的首次,是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背景下,拓寬軍民之間科技資訊交流互動、推動“軍轉民”的有益實踐。張天任代表認為,國家以開放的姿態對外公開國防專利資訊,加快了軍民融合發展的進程。這不僅是對民族企業的極大信任,也為更多有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心的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軍民一心,其利斷金。我們有信心、有實力,也有義務參與國防軍工事業,充分發揮企業機制、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江漢剛委員説:“國防專利凝結了國防技術研究領域大量優秀的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國防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在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以及軍民融合戰略背景下,國防專利轉化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

  代表委員們也提出,並不是所有的國防智慧財産權都適合軍民融合創新,應排除那些用於武器裝備的絕密級國防智慧財産權。在此基礎上,篩選出民用前景好、技術先進的國防智慧財産權成果,推動軍民融合的創新運用。張天任代表説:“以國防專利成果轉化為重要抓手,將技術成熟、特色明顯、適用性強、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國防專利技術向民用領域推廣轉化,這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援,不斷增強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將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繼續向縱深推進的有力舉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