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

2017年03月09日 11:17: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記者李昌禹)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主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8日舉辦提案辦理協商會。

  會上,提出提案的有關民主黨派中央、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等提案承辦單位負責人圍桌而坐,交換意見,對提案進行集中協商辦理。

  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建議,依託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創新農用地流轉機制,以“股田制”為主導,建立增收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的風險金制度。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説,當前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脆弱,造血功能缺乏,建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強有力的組織支撐;整合涉農資訊,用大數據和農業科技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技術保障。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建議,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定向委託、獎勵補助等方式促進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跨區域統籌,增強現代農業的社會化服務能力。

  陳錫文委員建議,要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從單純追求産量增長轉向努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發展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柯炳生委員建議,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情況,深化現有政策改革,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價補分離”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張連起委員建議,要突出綠色生態導向,推進結構調整優化,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中央農辦、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提案承辦單位的相關負責同志回應了委員們的關切,表示未來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在優化品質提升效益上下功夫,著力培育農村産業新業態,紮實推進農業補短板,努力推行綠色生産方式,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參加會議的有關部委負責同志紛紛表示,提案辦理協商會,讓提案人與承辦單位面對面溝通交流,這些提案從多角度提出了好建議,他們要充分考慮,儘量吸納。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09日 03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