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李強:江蘇實幹要抓三件事

2017年03月14日 10:42:5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李強 人民網記者 吳紀攀攝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李強 人民網記者 吳紀攀攝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吳紀攀)“抓一批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的事,做一些對江蘇發展撬動力強的事,謀劃能夠培育江蘇未來競爭力的事。”7日下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江蘇省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向媒體闡述江蘇省下一階段的發展思路時作如是表示。

  去年6月30日,李強就任江蘇省委書記,迄今八個多月來他調研了60多個縣市區。在他眼裏,江蘇經濟實力強,文化底蘊深,發展優勢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優勢在實體經濟和科教資源。2016年,江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7.6萬億元,佔全國的10.2%,居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16萬億,利潤超萬億,約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1/7還多,居全國第一位。李強説,這説明江蘇實體經濟的基礎非常紮實。與此同時,江蘇科教資源優勢明顯,全省有高校140多所,在校大學生190萬人,擁有各類科研機構700多個,科研人員75萬人,在全國均名列前茅。

  在達到相對較高發展水準的基礎上,邁入“十三五”的江蘇如何再出發?去年11月份,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給出的答案是“兩聚一高”,即“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的大思路大舉措都部署了,下一步最關鍵的要抓落實,在幹事上、在實幹上做文章。這符合總書記一再強調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次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要求‘以實幹推動發展,以實幹贏得未來’。”李強表示,需要幹的事很多,不是每件都平均用力,江蘇省委省政府重點要抓三個方面的事情。

  李強説,一是要抓一批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的事,謀事幹事不能只關心統計報表上的那些數據,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老百姓的感受、老百姓反映的需求去努力。

  二是做一些對江蘇發展撬動力強的事。在新的階段,就要針對制約發展的一些普遍性問題找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要搭平臺、疏通道,解決一些痛點和堵點問題。他以創新為例,説創新的牛鼻子還是科技創新,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科研與産業兩張皮的問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今年1月份省政府率先建立了江蘇省技術産權交易市場,線上線下一體運作,努力把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三是謀劃能夠培育江蘇未來競爭力的事。如産業轉型,要考慮如何把新技術與傳統産業結合起來,更快地培育一批新興産業,從而為將來的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明確提出要把法治作為江蘇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特別是在産權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深化;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江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要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去挖掘,做好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最後,李強別有深情地説:“江蘇是一個好地方,我們在有風景的土地上能夠譜寫出錦繡的文章;江蘇也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在這片有底蘊的土地上,我們能夠演繹出更精彩的故事。”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