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馬雲致信兩會代表委員 呼籲“像治理酒駕那樣治理假貨”

2017年03月07日 13:23: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醉駕入刑”到今天五年多,酒駕醉駕引起的事故大幅減少,大家開始形成拒絕酒駕醉駕的自覺,“醉駕入刑”推動了多大的司法的進步和社會進步!制假售假,本質上是一種“偷竊”行為。對於小偷,自古以來是非曲直分明,但是對於偷智慧財産權,今天中國仍然缺乏社會共識。

  假如改變入刑標準,治理假貨的結果肯定會大不一樣:社會會形成共識,司法機關有法可依,政府部門杜絕權力尋租;更重要的是這代表了我們國家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對創新的決心和真正的行動,代表了我們社會的重大進步!因為假貨對中國的傷害,遠遠不是我們看到的假貨本身,而是對創新的傷害、對勤奮誠信之人的傷害,對國家未來的傷害……

  假貨之禍,橫行中國數十年,特別是在中國農村市場更是觸目驚心。今日,阿里巴巴每天如同在“上甘嶺”戰鬥在第一線,儘管艱難,但我們推動自己不斷進步,我們已經從網上打到了網下,我們一定會鬥爭到最後一分鐘。但打假很難孤軍奮戰,憑任何一家公司之力無法根除假貨頑疾。目前法律體系的滯後更是對假貨行為構不成威懾,也為權力尋租留出了巨大空間,而治理假貨,需要全社會的合力、需要各方的協同,更需要法治的完善的基石,法治打假,行政打假,平臺打假,消費者打假,誰都不應該置身事外。

  今天,現實世界裏的假貨源源不斷地從黑工廠中産出,像霧霾一樣四面八方襲來,充斥在大街小巷。網際網路首當其衝,網路平臺當然應該識別、報警、攔截,但是如果不關掉黑工廠,治理污染源,霧霾永遠不會消失,這道理明白而簡單。阿里巴巴絕不會置身事外,但法律基石永遠是根,製造工廠永遠是源,從根開始,從源著手,才是我們國家從製造大國走向創新大國,從“嘴治”到“法治”的大道。

  法律的修改、完善和進步是一件非常專業嚴肅的事情,也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我們會一直堅持打假,也會一直堅持呼籲、吶喊,為我們自己和孩子們親手打造一個“天下無假”的時代。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