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談】兜牢就業這個基本民生底線

2017年03月06日 15:04:2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觀點中國2017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十八

  李長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在李克強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成為了一個“熱詞”,一共出現了15次之多。兜牢就業這個基本民生底線也成為整個報告的主基調之一,正如《報告》中所強調的: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就業這一民生之本,讓人們在勞動中創造財富,在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

  從總體形勢來看,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初步企穩並出現回升勢頭,我國的就業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14萬人,連續4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超額圓滿地完成了年初預定的就業任務。

  不過,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就業壓力依然十分巨大。這既表現在總量矛盾上,也表現在結構性矛盾上。據測算,目前我國的城鎮勞動力供給每年超過1500萬,其中包括近800萬的大學畢業生,以及職業學校畢業生、初高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大約也有700萬。此外農村地區每年近千萬的轉移勞動力,再加上近百萬的城鎮轉崗再就業勞動力,就業總供給規模依然十分龐大,結構性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就業品質不高也是當前就業領域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業品質不高主要表現在工資水準不高、工資拖欠現象嚴重、就業崗位不穩定、社會保障不健全、勞動時間過長、工作環境不佳等方面。以數量超過2.7億人的農民工隊伍為例,2015年農民工的月均工資剛剛超過3000元,僅相當於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一半左右。在勞動時間方面,日從業時間超過8小時的農民工佔39.1%,周從業時間超過44小時的農民工佔85% 。此外,仍有1%的農民工出現了被拖欠工資的現象。這就説明,要實現全體勞動者的體面就業,仍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