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6.5%,政府和社會的信心都足足的

2017年03月07日 11:08:1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2017年中國GDP計劃增長6.5%左右,並且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這一表述成為李克強總理5日政府工作報告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中國經濟穩住了大局,結構調整持續進行,整個社會的信心踩在堅實的地面上。

  這幾年人們擔心最多的是經濟不停下行,托不住底,中國從一個高增長國家走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停滯。然而去年的情況讓人們大體感受到經濟節奏的底部,到了去年底今年初,圍繞經濟的信心明顯有了回升之勢。

  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已經全面拉開,高能耗、高污染企業該關停的很多都關停了,效益不好的企業國家也不再幫它們強撐了,另外反腐敗持續擠壓不正當消費,整個國家該轉型的地方幾乎都把問題抖摟出來了,GDP仍能保持6.5%左右的增速,這的確難能可貴。

  很多國家出了宏觀問題,往往只能休克式治療,導致劇烈的社會動蕩。就看歐美在移民問題上,轉那麼急的彎,可以知道它們的經濟策略多麼容易搞成“硬著陸”。中國經濟在下行的底部尚能有6.5%左右增長的可信計劃,這樣的穩健最見功夫。

  更廉潔的政府、更合理的産業佈局、更低碳和更講效益的經濟運作方式、更多元的經濟增長動力、更加公平的政策環境,以及這個國家在追趕上新技術革命,這一切的積累等於是前一段的改革發展在摸了摸高之後,我們又蹲下身子,存蓄了再次起跳的勢能。如果説前幾年我們對結構調整還存有疑惑的話,那麼現在這一大戰略、大趨勢呈現出更清晰的輪廓。

  現在我們仍能看到中國經濟的很多問題,但大的框架穩定了,所有問題都不可怕,它們很可能大多會轉化為下一步發展的機遇。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什麼都缺,出國回來的人紛紛抱著彩電冰箱。中國不久成了全球家電最大生産國。如今人們旅遊又採購各種精品貨了,學生大規模出國留學則相當於教育進口,這些領域肯定會崛起中國經濟新的亮點。

  世界各地的發展經驗顯示,冒出一個短時間的發展高潮並不難,發展過程中有一段時間增長慢一點也不是大問題,最難的是在發展一段時間以後處理不好積累起來的問題,導致動蕩甚至國家發展進程的完全斷裂。

  中國這幾年有兩大成就,一是經濟轉型不是停下來作調整,而是繼續邊跑邊調整。二是對於經濟新常態,全社會實現了相當充分的適應性。前些年經濟高增長積累了一些風險,它們被成功地排擠掉了,中國發展基本實現了可持續這一最為關鍵的原則。

  客觀説,單從數字上看,前幾年中國經濟從年增長率10%左右一路下滑,每年都往下掉,還是挺觸目驚心的。然而時至今日回頭看時,我們開始真正懂得“軟著陸”的涵義。前些年有人預言,中國經濟沒準會降到年增長率2%、3%,讓很多人頗感擔心,然而現在,應當不會有什麼人再相信這種所謂的“盛世危言”了。

  今年的中國比前幾年更加“有底”了,在迎接十九大之際,整個社會的心態變得非常踏實。能夠讓全球最大規模和很有深度的經濟轉型開展得如此平穩、有效果,這或許是中國在創造了一次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之後,給人類歷史留下的又一鴻篇巨作。

  中國逐漸走回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沿位置,我們今後做的事情很難再是簡單的模倣學習了,我們每成功一步,都將具有世界意義。繼續前進是中國的必然選擇,穩健則恐怕是我們的唯一方法論。中國人總是痛苦著、糾結著,但驀然回首,我們又往前走了一大步。這個狀態其實是最棒的。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中國經濟要跑好馬拉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