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趙韓:要做真正有水準的新能源汽車

2017年03月03日 14:36:4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趙韓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中國網 李智/攝 

  中國網新聞3月3日訊 “我今年最關注的是創新驅動,”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委趙韓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可以在創新領域為國家發展提出更好的建議。”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趙韓認為,對於創新驅動的重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解讀創新 拋開“拿來”式 

  身為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趙韓多年來一直從事機構學、機械傳動、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汽車、磁力機械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既有理論知識儲備,又深入了解一線工作,趙韓表示將在此次兩會上重點強調汽車領域的創新驅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汽車總體技術已經有了很大提升,接近國外水準。但是,部分精尖技術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趙韓指出,“以往,一些跨國公司將淘汰的技術教授給我國。我們採取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或者整合創新思路來發展中國汽車業。這些方式來得快,有效,但隨著中國技術的發展,部分國家已産生防範心理。”

  趙韓認為,在汽車領域已出現我國與他國“並跑”現象。“與過去的‘拿來’式不同,現在我們要做原創,做自主品牌。”

  突破發展瓶頸 抓住新能源 

  近些年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迅速成長,但發展的同時,也遭遇瓶頸期。趙韓説:“到了我們自己的天花板,看看怎樣捅破它。新能源汽車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1998年,趙韓開始推動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發展。2001年,他帶領團隊推動了奇瑞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研發,2005年,他又助推了安凱客車的燃料電池客車和混合動力客車項目,其後又推動合肥市成為國家新能源汽車示範市以及江淮汽車發力新能源汽車。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啟動較早,自2001年起,國家就推出了眾多重大專項。國際層面,雖然不能説完全並駕齊驅,但是也不會落後太多。新的産物就必然要創新,不能套用傳統汽車,我們要做真正意義上的有水準的新能源汽車。”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普及,將會極大程度地造福百姓,“用電便宜。一公里的電費大約在1角錢左右,而每公里的油耗則需要七八角錢。”

  但由於現在使用的電池續航能力仍難以突破,一般家庭用車充滿一次電能夠行駛約200公里,如果再加大續駛里程,則價格升高。因此,趙韓強調要在包括電池等領域加大創新的力度。

  創新驅動 需多領域轉變 

  他還表示,創新驅動不僅僅是科技部門的工作重點,“事實上,它需要進行眾多領域的轉變。對我國來説,既要加大創新力度,同時也要轉變服務創新的模式。”

  趙韓告訴記者,過去的創新較多的是“拿來”的,是消化與吸收,現在更多的要增加原創。同時,對科研資金的投放與管理模式等也需要改變。

  趙韓還認為,還要制定更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和政策,需涉及包括科技、財經、稅收等多部門聯動,“才能營造出更好的創新驅動環境,從而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記者 李智)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