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2017年03月02日 15:15:0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地處永定、桃源、沅陵三縣交界處,張家界永定區石堰坪村地域面積1700公頃,村民696人,80%以上為土家族,現存土家吊腳樓182棟。這裡古木參天,植被完好,綠樹叢中鶯啼鸝轉,樹下碧草如茵,溪水如練;村里民居別致,村落建築古樸原始,有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原生態吊腳樓。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古香古色的村落建築。 

  石堰坪村分佈著11個村民小組,大部分村民小組分散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崇山峻嶺,戶與戶分佈稀散,交通閉塞。因為地形起伏大,水、電、路、基礎設施落後。聽村裏居民説,在沒有發展鄉村旅遊之前,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為1850元,全村沒有一條公路通車,村民們的生産生活方式落後,是永定區最貧困、最不發達邊遠山村之一。

  改變從2012年開始。當地確立了以保護民居土家吊腳樓為基礎,充分挖掘土家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為脫貧致富的思路。群山環繞的石堰坪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窮山村,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亮點。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石堰坪村青山如黛,綠水生煙。 

  2017年春節前後,在湖南衛視新春走基層“直播蘇木綽”的帶動下,石堰坪村的遊客數量突破8萬人,也帶動了傳統的土家特産和綠色環保的農副産品在家就能出售。

  “保護現有民居吊腳樓等居居民建築,就是保住我們土家族的根。”石堰坪村村支部書記全建國説,他們嚴控現代建築,鼓勵村民修建傳統建築,並逐步申報省、市文物保護項目,中國傳統村落申報項目,省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等。

  在保護土家文物的同時,當地高度注重保護土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整理山歌、壽歌、太平歌、揚叉舞、糊倉等土家傳統民間文化,將土家糊倉申報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民間傳統老手藝人熏制臘肉。 

  有統計顯示,2016年,石堰坪村的遊客達15萬人之多,旅遊創收1500萬元。現在,石堰坪村已經修通到村到組公路28.3公里;解決了集中供水問題的同時,還完成了11個村民小組的高低壓電網改造。

  “通過發展鄉村文化旅遊,村裏群眾實現了新農保、新農合統一由村集體代繳個人繳納的基礎資金。”全建國説,今後他們打算和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合作,採取“公司+村+組+農戶”模式,力爭將石堰坪村打造成高端休閒度假村。

  【脫貧攻堅看湖南】VR作品丨土家風情成金山 打好旅遊扶貧攻堅戰 

  永定區高樓林立,發展勢頭強勁。 

  目前,張家界永定區正在結合全區發展全域旅遊戰略,通過實施旅遊扶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確保貧困戶産業幫扶有項目、有技術、有資金、有渠道。比如,投入1500萬元實施了馬頭溪村旅遊示範點項目和石堰坪傳統村落改造項目,打造蘇木綽新景,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採用直接幫扶、委託幫扶和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動茅岩莓、特色養殖等六大特色産業迅速發展;引進、依託京東、中國郵政、阿裏支付寶等平臺,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設立村級服務站點25個。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