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兩會地方談】飽含民生期盼的全國兩會更有力量

2017年03月02日 15:11:25  來源:南方網
字號:    

  2017年全國兩會,即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分別將於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作為2017年開年後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兩會承載著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期盼。全國各大網站亦如往年一樣開通了諸如“您最關心的話題”、“我向總理説句話”、“我有問題問總理”等民意徵集類的欄目和調查,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生的脈動:有人説,最關心醫療改革,希望能通過制度改革,讓老百姓真正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也不再因病致貧;有人説,最關心住房保障,希望能穩定房價,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目標;有人説,最關心教育問題,希望不再有因貧因故失學、輟學的孩子,也希望每個受教育的孩子都能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積極順應民生期盼,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總目標,面對嚴峻挑戰和複雜局勢,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不斷開創發展新境界。GDP首次邁上70萬億元臺階,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不斷積累,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公共服務不斷提升,以人民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彰顯、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為民族復興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地提振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接新挑戰、再創新輝煌的信心和決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更是兩會代表委員的使命擔當。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入重要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特殊時期、重要節點,全國兩會更加引人關注,責任也更加重大。廣大代表委員務必牢記黨和人民的殷殷囑託和肩負的神聖使命,全面盡職責,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為民請命,不能也不允許當“瞌睡代表”、“啞巴委員”。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回應民生關切、實現偉大夢想,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國兩會期間以及兩會之後,不僅代表委員要履職盡責,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社會各界亦然。廣大新聞媒體以及媒體工作者,要始終將視角投向民生,將鏡頭聚焦公眾,不追星、不跟風,以平民的視角反映百姓的心聲,以網際網路思維讓報道更接地氣,進一步凝聚人心、匯聚民智。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理性務實,不做“清談官”、爭當“行動隊”,擼起袖子加油幹,在持之以恒狠抓作風建設,深入持久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基礎上,進一步聚力創新、聚焦富民,不斷推進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民生期盼早日變成美好現實,讓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厚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裏,飽含民生期盼的全國兩會,在全體代表委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擔當作為下,必將更深層次地凝聚起廣泛共識,更加有力地團結起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勇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譜新篇。(南方網倪洋軍)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