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在家上學風險大:家長備課品質不高 孩子社交能力堪憂

2017年03月02日 08:23:49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 本報記者   趙麗

  □ 本報實習生 周靜

  成本高,風險大,不要輕易嘗試。

  作為曾經計劃過在家教育孩子的嘗試者,姜玲得出這樣的評價。

  最近幾年,“在家上學”從個別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選擇的家長自信,他們能夠提供給孩子比學校教育更好的教育。

  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項目官員肖雪的定義,國內的“在家上學”可以理解為“在家長的安排下,由符合條件的專門人員,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教育,以完成基礎教育任務的教育活動”。家長自行教授、書院和私塾教授和微型學校教授構成了“在家上學”的3種主要類型。

  “在家上學”可以關注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可以讓孩子暫時逃離考試競爭,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風險。

  家長備課問題多

  適應艱難——這是姜玲最初打算讓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在家上學的初衷。

  關於適應難的原因,姜玲説,孩子在班裏是年紀最小的,“如果不是提前剖腹産,他應該跟著下一屆上。孩子的情緒和自控力明顯落後於同班同學,在以坐著不動聽講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堂上,老師對他的評價不高”。

  為什麼要讓孩子“在家上學”?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蘇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王佳佳等人進行的相關調查中,“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不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兩項佔比最高。

  作為全職媽媽的姜玲,曾經是教育專業的高材生。“當時我就想,乾脆把孩子領回家算了,我既有時間又有能力。加上我自打懷孕起就研讀幼兒心理等課程,我有信心用更少的時間教孩子學完課本內容,平時還可以帶他到處遊玩,避開假期錯峰出行,怎麼看都划算”。

  於是,姜玲開始著手準備。

  姜玲先是制定了自己的目標——隨時讓孩子回歸學校的無縫對接。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讓孩子建立符合應試教育的知識體系,其次是孩子的德智美教育。“我當時的準備是,我可以教美術,選擇俱樂部讓孩子參加球類運動,請老師教音樂。至於德育教育,不管是去學校還是在家上學,這一項都需要在家庭中完成,也不存在問題。扳著指頭算下來,孩子每天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在他最喜歡的手工勞作上。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動手型的學習者,在家上學完美契合了他的需要”。

  不過,在計劃過程中,姜玲也逐漸發現了一些問題。

  “在上大學時,我也曾備課,因此我知道在一堂高品質的課背後,即便是有教育背景的家長也至少需要幾個小時找素材、搭建課程結構、做PPT,同時還要對孩子可能提出的問題做準備,還要設計合適的課後練習。”姜玲對記者説,相對而言,學校老師在多次教學帶班後,會有自己的資料庫,對學生的提問也會有更準確的經驗,佈置課後練習時也會更準確地把握學生可能需要的難度。“學校老師多年多次反覆教學得來的經驗,是我們這些家長難以企及的。更何況要教那麼多學科,要達到像學校教學的程度,如果家長不是專業學教育的,幾乎不可能做到”。

  對於在家上學的孩子,家長肩負的教育責任顯然要重得多。“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的家長有一些共性特徵。”王佳佳告訴記者,80%以上的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多數都是城市居民,58.21%居住在大城市。有出國半年以上經歷者佔20%以上,“還有一半的家長具有教學經驗”。

  李雅卿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兩個孩子都在家上學。她主持的臺北自主學習實驗計劃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亞洲最好的另類教育之一”。無數家長問過她:“我的孩子可以在家自學嗎?”她總是坦誠相告:“孩子適不適合在家自學,要看他的父母和環境。太過自信或沒有自信的父母,歪曲民主或誤解自由的父母,若讓孩子在家自學,恐非親子之福。”

  家長自己教學,是否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這一問題的確是爭議所在。媒體曾于2016年刊發報道,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居民李鐵軍堅持11年在家教授女兒,但女兒在語數外和物理化學等學科方面“均學藝不精”。

  李雅卿也不認為“在家上學”適合所有的孩子。外在的學習資源,父母可以依靠自己的條件來創造,而更重要的是理念,以及由理念而産生的實踐力。直白地説,就是身為父母先要自問“我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再來了解“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小孩”,然後才是在家自學環境的創造和資源的尋求。

  放棄者與失敗者

  此外,還有一個漏洞,便是孩子的社交怎麼辦?

  在走訪中,記者注意到,一些“在家上學”的擁護者是這樣解決孩子社交問題的——與其他“在家上學”的家庭結成對子,經常帶孩子一起玩,多帶孩子外出參加集體活動。

  不過,在姜玲看來,這只是一種類型的社交活動,甚至對孩子來説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社交。“獨立社交才是能夠鍛鍊孩子自主表達、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尋求解決衝突的方法、掌握以客觀角度對自我進行評價的途徑。有家長一起參加的活動,與沒有家長陪同的時候相比,孩子的表現是不一致的”。

  不過,也有先行者並不認同姜玲的看法。

  一位家長以“妙面爸”為網名,常在論壇上分享“在家上學”經驗,他對孩子交際狀況的擔憂和質疑是這樣回應的:“有人提出‘學校上學(簡稱校學)孩子都上學去了,家學孩子難以找到同伴固定相處’,但簡單一算,就發現此説法經不起推敲。一學年粗略計算,寒暑假共計90天、週末共計96天、節日共計39天,三大項相加90+96+39=225天。也就是説,家學孩子一年365天中有225天,225365也就是有61.6%的整天時間可以和校學孩子一起相處交往。”

  “如果加上平時放學後可以交往的時間將更多。‘損失的’與校學孩子一起交往的時間,其實只是學習日的上課時間而已。與錯峰旅行的概念類似。家學孩子雖沒有趕上校學孩子的出行高峰,卻可以錯峰選擇在225個休息日與校學孩子進行交往。”在“妙面爸”看來,校學孩子,很大一部分由於應試壓力大,這225個休息日在很多情況下都被作業、補課和補習所佔據,他們損失的交往機會要多得多。“這225個休息日對於家學孩子來説,完全是‘不包分配’的自主交際時間。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克服‘沒有家長包辦,就不會自由戀愛、自由婚姻了;沒有畢業分配,就不會自主擇業、自由創業了;沒有學校管理,就不會自由交際、自主交友了’的困境。從小教會孩子自主交往,學會建立人際關係”。

  除了課程的壓力、孩子社交的困擾,讓姜玲最終放棄“在家上學”的是,孩子可能最終只有出國留學一條路,甚至連這條路都很難走通。

  因為如果不上學,孩子沒有學籍,很現實的問題是無法參加高考,“有的學生一開始就打算留學,那麼他們可以申請國外的學校,但在操作中會發現沒有學歷被很多學校拒之門外,願意接受的也不是什麼好學校。這就尷尬了,意味著孩子的學習經歷不被社會承認。”姜玲説,在“在家上學”這條路上,她是放棄者,也有失敗者。

  “我自己也有過一段十分不愉快的回憶。小學四年級,在父親的逼迫下,在家學習了有大概半年的時間。那半年,我沒有朋友,父親也沒有什麼自編的教材,説白了只是把應試教育轉移到了家裏而已。強迫我背詩、強迫我做題,一切都在強迫當中度過。直到後來我開始不由自主地抽動、咳嗽、嘴裏控制不住地發出奇怪的聲音。去醫院檢查,説是抽動症。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要放鬆精神壓力。父親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讓我在治療結束之後休養了一段時間,回到了學校。”在記者的採訪中,一位曾經在家學習的孩子是這樣向記者表達的:所以,你要知道,這種讓孩子不走尋常路的在家教學方式,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做得到。除非你有非常強大的知識儲備、十分科學的教育方法、非常優渥的家境。

  製圖/高岳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