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聚焦環保部空氣品質專項督查:至少已發現674個問題

2017年03月01日 09:50: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湯琪)“整改”“取締”“再加碼”……自2月15日以來,環保部組織開展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品質專項督查已持續兩周時間。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根據公開報道梳理髮現,截至2月25日,督查組共走訪檢查2047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至少已發現674個問題。

  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部長怎麼督查?

  ——不打招呼、直奔現場

  今年2月14日,環保部有關負責人通報稱,將會同有關省(市)于2月15日到3月15日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品質專項督查。

  據介紹,此番督查行動由部領導帶隊,聯合相關省(市)組成18個督查組,並分成54個小組同步開展督查工作,涉及督查人員260余人,督查對象主要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市,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山東省濟南、德州市,河南省鄭州、鶴壁、焦作、安陽市。

  日前,陳吉寧“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24日,他帶隊督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實地走訪調研了該市區及下轄的新樂市、晉州市企業大氣污染治理設施運作、鍋爐改造情況及小企業群生産排污情況。

  據媒體報道,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直奔現場、直查問題,是督查組最常用的督查方式。陳吉寧一行到達石家莊後,便直接驅車趕往當地的一些企業,發現一些廠區內“幾十米的距離內就能聞到不同的氣味”“車間地上更是被大量粉塵覆蓋”等問題。

  他表示,要下大氣力整治“散亂污”企業,對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要堅決依法取締,推動污染物減排,改善生態環境,同時塑造良好的市場秩序,為好企業騰出發展空間,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督查發現了什麼?

  ——至少已發現599個問題,排污“老大”並未被停限産

  據環保部官網通報的督查情況來看,截至25日,督查組共走訪檢查2047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至少發現問題674個。督查組已將發現的有關問題移交地方處理。

  其中,部分“僵屍企業”被列入停限産名單的情況,在多地均有發現。

  通報顯示,在臨汾市襄汾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確定的23家應急限産、限排企業,有8家在預案啟動前就屬於停産狀態;唐山市蘆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管理局重污染天氣專項應急預案無落實清單,存在照搬照抄問題,在正式文件中出現其他縣的地名。

  督查還發現,一些排污“老大”並未被停限産。

  例如,滄州市高新區最大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源達力普石油管道有限公司未納入停限産企業名單;唐山市重點排污企業和漢沽管理區最主要的大氣排放源藍欣玻璃有限公司未被列入重污染天氣停産、限産企業名單,導致2016年至今的歷次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該企業均未採取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此外,記者注意到,本該停限産的企業用電量卻在增加、缺少對柴油車治理設施正常使用進行監管等問題,也被予以通報。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各地如何應對?

  ——追究到責任人,增加停産企業清單

  針對此番督查行動中環保部長不打招呼直奔企業,以及督察組發現的有關問題,有媒體評論稱,“不打招呼”顯然要比打招呼的壓力大,取得的效果也要好很多,但問題在於,如何保障“不打招呼”的壓力切實傳導下去?

  中新網記者梳理髮現,在環保部展開督查至今,陸續有地方政府採取相應措施。

  據山西省環保廳官網消息,山西重點督查各市對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情況、是否對有關問題進行了集中攻堅解決等問題,並強調,本次督查將按照鐵腕治污行動包市督查要求,對典型案件不僅要查處事,而且查處人,追究每個環節責任人。

  北京方面,據北京市環保局官網消息,豐台區委對環保部空氣品質專項督查作出部署,區委要求,對照督查任務清單,開展自查整改,聚焦重點地區,嚴防問題反彈,對未按時間節點整改落實的要嚴格追責。

  濟南市政府在接受督查後表示,將積極整改。其中,針對未按要求將鑄造、水泥粉磨站等企業列入季節性工業企業停産清單問題,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已向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下發了《關於再次報送實施季節性生産調控措施工業企業名單的緊急通知》,目前報送的調控企業名單已增加至135家。(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