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大數據看兩會:九大熱點新鮮出爐

2017年02月28日 15:30:08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字號:    

  2017年兩會召開在即,各方輿論即將聚焦於此。“清博輿情”獨家授權人民智庫工作室發佈大數據研究報告,結合2016年度網民熱議度最高的話題及2017年以來輿論聚焦點,預測醫療、樓市、稅務、兒童、教育、共用經濟、供給側改革、扶貧、宗教等九大熱點將是2017年兩會熱門議題。

螢幕快照 2017-02-27 上午9.54.29

  ▲ 2016年網路輿情九大關鍵詞

  謀生存求發展,民生權益是頭等大事

  關鍵詞:醫療、樓市、稅務

  2016年網民注意力回歸基本生存需求,為個人生存權、發展權謀求新的出路,因此直接關係健康的醫療以及大幅影響個人財産的房價和稅收成為2016年度最熱話題,也是2017兩會可能出現的重大民生訴求。

  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環境污染的副作用影響、社會競爭的巨大壓力、飲食健康的失衡、醫患關係的惡性迴圈等諸多原因,癌症、慢性病等患病率走高,而醫療資源卻相對緊縮,導致醫療問題成為矛盾和衝突的爆發點,包括揭露抨擊醫療行業亂象、醫患關係引發暴力衝突等。莆田係和藥價回扣的全面曝光、山東非法疫苗案、浙江中醫院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事件間接推動了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丟腎門”、“紗布門”、廣東醫生陳仲偉及邵東醫生王俊的離世都使醫患關係這根弦越發緊繃。通過清博指數平臺搜索“醫療”,2016年全年共有“34萬+”篇微信文章與之緊密相關,總閱讀量達到“3.5億+”。2017年2月,公立醫院薪酬試點改革、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保險有效銜接、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醫療改革舉措無不昭示著2017年醫療行業鼎新革故的進步風貌。

  2017年醫療改革值得期待

  2016年樓市調控政策頻出,僅在9月30日至10月7日內就有19個城市先後出臺相關政策,但整體一路上揚的房價仍是群眾最為關心的經濟動向,年輕群體的購房剛需、中産階層的穩妥投資、精英集團的既得利益都與房價有著最直接的聯繫。網民持續熱議的房價(樓市)話題2016年在微博平臺累計近2497萬條言論,微信文章約“46萬+”篇。短期內,樓市需求難以發生巨大轉變。因此,2017年兩會有必要回應民生關切,對未來幾年的房地産環境奠定一個基調,給予民眾以信心和希望。

  伴隨貧富極化的深入討論,個稅改革成為2016年新的輿論聚集點,全年相關微博近782萬條,微信文章約25萬篇。2016年10月網路盛傳“年收入12萬是高收入群體,或多繳稅”的謠言,專家及時辟謠也未能消減負面影響,中産階層的生存焦慮表現得淋漓盡致。眾望所歸,2017年勢必迎來個稅改革的嶄新局面,2017年2月22日《中國稅務報》報道“國稅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今年抓好4項個稅優惠政策”,表明瞭國家對個稅改革的進取態度,2017年兩會或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

  個稅改革牽動人心

  悉心呵護祖國接班人,迎接共用經濟2.0時代

  關鍵詞:兒童、教育、共用經濟

  兒童代表著祖國未來的希望,各社交平臺中,全面二孩、留守兒童、獨生子女政策及兒童遭遇暴力侵襲(校園、家庭)是網民最關注的幾大話題。2016年1月1日,我國二孩生育政策全面實施,生不生二孩成為適齡父母最關注的社會議題。官方對生育二胎的呼聲不斷高漲,但民眾反響並不強烈,新浪微博上,“全面二孩”的話題閱讀量僅597.4萬,討論量1.2萬,生育二孩不僅與家庭經濟、孩子護理、個人事業掛鉤,也與國家配套的産假制度、産科醫療、幼兒托所等制度、資源相關,只有相關的制度及資源先行,才會點燃民眾的生育興趣。民政部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首次摸底排查出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高達902萬,其中由(外)祖父母監護的805萬人,由親戚朋友監護的30萬人,無人監護的有36萬人,其中有250萬不滿5歲。城市化浪潮下,留守兒童遠離父母,沒有完整的家庭和愛,他們的生活環境及生存現狀讓人憂心。此外,兒童遭受家庭、校園暴力侵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2016年,大量的相關視頻爆出,每每讓人觸目驚心。2017年,不少地方政府已在地方兩會上提出了相關提案,江蘇兩會上,省婦聯提交了多份涉及婦女兒童民生的議案提案,廣東兩會上有議員呼籲廣東省儘快修訂《廣東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在法律方面給留守兒童更多保障。國務院日前也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相信2017年全國兩會上,兒童問題仍是重大議題之一。

  比起“生二孩”,民眾對養“二孩”更加關注

  網民關注的教育問題主要涉及教育扶貧、農村教師工資待遇、留守兒童上學、幼兒教師資源不足、高校教師職稱評定、網路授課、有償補課、教育資源公平等。新浪微博上,“教育”話題閱讀量高達4.1億,討論數達31萬,説明教育問題持續成為輿論聚焦點,備受關注。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2016年,國家一直對教育扶貧工作高度重視,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無論是針對普高貧困生免收學雜費的政策動向,還是教育部完善高等院校精準扶貧政策體系,都是踐行教育公平、補齊教育短板的重要任務,新浪微博中,“教育扶貧”話題閱讀量高達54.6萬。鄉村教師一直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工資待遇差及在困窘中生存的新聞頻繁頻被傳。近幾年,社交平臺上“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呼聲高漲,獲得了多數網民的稱讚,微博網民“@劍膽琴心266”表示:“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是農村之福、農民之福、農村孩子之福,更是國家之本。”“@遠山深處的炊煙”説:“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舉措,大得人心。”2017年,涉及教育的各項工作將如何開展,特別是2017年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如何落實,或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

  2016年全國兩會上,共用經濟首次以議案形式進入公眾視野,相關領導表示,要大力推動包括共用經濟在內的“新經濟”領域的發展,至此,共用經濟儼然已成為未來社會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新浪微博上,話題“共用經濟”閱讀數高達222.7萬。2016年,滴滴、優步合併,不僅促成了共用經濟的第一道風口,更迎來共用經濟高潮。2017年開年以來,“共用單車”再度刷屏網路,ofo單車、摩拜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相繼入市,共用單車成為創業和投資的新風口,獲得多數網民稱讚。2017年是“共用經濟2.0”時代,共用經濟的新勢力仍在全國席捲,相信共用經濟仍是2017年全國兩會上的提議點。

  共用單車成為創業和投資的新風口

  深入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共建良好和諧宗教氛圍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扶貧、宗教

  2015年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提上日程,勞動力、資本、創新、政府成為推動資源優化配置的四條路徑。2016年是供給側改革進入實戰的一年,社會各界在變革與反思中發現了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微博平臺相關言論達到666多萬條,全年微信文章7.45萬篇。

  勞動力方面二胎政策的落地、扶貧教育的投入補充了人口紅利提升了人力資本,但極端貧困現象引發中産階層關注。2017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奠定2017年扶貧工作總基調。

圖片 1

  2017年“精準扶貧”不會降溫

  資本包括土地配置方面,企業稅費一度成為熱議話題,曹德旺連日佔據輿論頭條,國企改革也成為挽救東北衰敗的錦囊之一;政府反腐行動一往無前,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大獲好評,簡政放權在不斷向基層滲透落實,但長效行動易引發民眾消極態度和疲憊感。

  2016年,新浪微博中,抵制宗教極端化的言論呈上升態勢。全年相關微博超過1611萬條,微信文章3.85萬篇,不少網民呼籲完善與宗教相關的法律,期盼與時俱進的民族政策。2017年1月,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表示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將於近期發佈,致力於促進我國宗教領域團結穩定有序。宗教問題既是影響國家大格局、共團結的宏觀問題,又關係到民生日常的微觀細節,兩會在即,有關部門有必要對此給予關注,共建有序、穩定、良性的宗教環境和多民族和諧社會。(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民智庫工作室出品 作者:清博輿情 編輯:劉燁)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