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前瞻:“絲路”鋪上“金磚” 外交熱點彰顯中國擔當

2017年02月21日 11:3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記者 張浩 攝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絲路”鋪上“金磚” 外交熱點彰顯中國擔當

  中新社記者 蔣濤

  全國兩會是中國最高政治殿堂,也是承前啟後的年度參政議政盛會。再過十天,全國兩會將在北京召開,管窺過去、前瞻走勢,兩會外交熱點不妨搶“鮮”看。

  中國外交“習”卷全球

  過去一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腳步,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趨向的最生動注解。

  2016年,習近平五次走出國門,行程75000公里,去往16個國家,在國外時間30天。這一年,習近平出席了五場國際峰會,為世界安全、為全球治理,闡述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這一年,中國同7個國家新建夥伴關係,同11個國家提升夥伴關係定位,“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7年伊始,習近平又來到歐洲中心瑞士,4天時間裏,輾轉蘇黎世、伯爾尼、達沃斯、洛桑、日內瓦五地,密集開展數十場雙多邊活動。“亂雲飛渡仍從容”,習近平講述中國故事,提出中國主張,世人再次領略了一個穩健、開放、自信的中國。

  中國外交“習”卷全球,帶來足夠多的真材實料:訪中東,簽署52項合作文件;訪拉美三國,簽署4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訪柬埔寨,簽署31份合作文件;和菲律賓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雙方簽署了13個雙邊合作文件;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達成了29項成果文件,是歷次峰會成果最多的一次。

  中國外交“習”卷全球,充滿東方人情味道:訪問捷克,特意在捷克總統府南花園會見冰球、足球少年運動員;訪問塞爾維亞,專門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演瓦爾特的遺孀握手,説巴塔去世的消息傳到中國,中國人民很懷念他;聽聞菲德爾卡斯特羅去世,專程前往古巴駐華使館弔唁……

  “習近平主席的歷次出訪,展示出中國外交的天下情懷和大國擔當,在國際關係演變的歷史進程中鐫刻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深深烙印。”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指出。

  當“絲路”鋪上“金磚”

  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分別在中國北京和廈門舉辦。當“絲路”鋪上“金磚”,兩大主場外交牽引全球目光。兩會的外交話題中,有關這兩場主場外交的討論,料將持續火熱。

  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世界範圍的響應。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的態度,中國已同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國經濟更加內外聯動,對外開放品質和層次不斷提升。在王帆看來,此次高峰論壇將進一步擘畫“一帶一路”建設藍圖,深化彼此發展戰略對接,推動更多合作項目落地,為打造開放型經濟格局、提振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合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表示,金磚相關各方將以廈門會晤為契機,總結成功經驗,規劃未來發展,明確金磚機制前進方向,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變局之中彰顯中國擔當

  觀察人士指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國正在以更為成熟、穩健的步伐,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亂局中的穩定器、變局中的正能量。每年兩會內政外交藍圖的紮實推進落地,將展示出一個成熟大國的責任擔當。

  在2016年結束之際,王毅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2017年中國外交的四項重要任務,即增強大局意識,全力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繼續積極進取,精心辦好兩大主場外交;保持戰略定力,推動中美關係平穩過渡並開闢新的合作前景,構建更加健康穩定的大國關係框架,拓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聯繫;踐行為民宗旨,持續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和改革開放。

  按慣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仍有專門篇幅談及中國外交。兩會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和外交部長料將舉辦專場記者會,進一步釋放更多關於中國外交“怎麼幹”的資訊。

  同時,圍繞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外交四條主線,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外交將好戲連臺,以更加積極進取、主動開拓而又靈活的姿態,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方案,彰顯中國擔當。(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