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多部委回應:如何保證廉價救命藥正常供應?

2017年02月17日 10:17:24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記者唐婧)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近年來,很多能治病、治好病的廉價小藥正在以每年幾十種的速度消失,患者往往跑遍醫院和藥店也買不到急需的救命藥。對於這個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信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廉價藥,又被稱作基本藥物,主要特徵是安全、必需、有效、價廉。在廉價藥中,最受公眾關注的就是救命藥,因為它們經常斷貨,有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那麼,這類藥品的短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吳湞説:“短缺藥原因很複雜,由多種原因造成,主要是幾個方面,一是能力性短缺。比如我們沒有這種藥品上市,所以這種藥短缺。二是結構性短缺。有這個藥,但是有些瓶頸性的問題,比如原料需要進口或者原料供應不夠,這就造成藥品在相對一段時間內出現短缺。三是價格性。有些藥品市場價格太低、利潤太薄,儘管企業有生産能力,無利可圖,因此企業不生産或者少量生産。”

  接下來,如何保證廉價短缺藥的正常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這樣回應:“通過建立健全短缺藥品、低價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健全城鄉藥品的流通網路,發揮網際網路的作用,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讓群眾用藥更加方便快捷。”

  對於那些還沒有上市的短缺藥,如何讓它們更加高效地進入市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説,他們將重點突破。

  吳湞表示:“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職責,重點圍繞能力性和結構性短缺,採取措施鼓勵這類産品註冊、申報,同時對這類短缺藥加快審評。總而言之,凡是有利於公眾治療的藥品,特別是一些創新藥,我們會採取積極措施,讓它們儘早上市、儘快上市,使公眾和患者能夠早點受益。”

  兒童用藥的短缺問題也備受關注。工信部今年將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郭翔説,他們正在從四個方面著力推進:“一是會同相關部門先後分兩批確定了7個品種的定點生産試點工作。二是加快推進了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的機制建立工作。三是支援上海醫藥集團建立了小品種藥的集中生産基地。四是去年結合‘三品’戰略,撥付8000萬資金支援兒童藥品供給能力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確保兒童用藥短缺得到改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