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脫貧攻堅首戰全面告捷 今年確保再減貧1000萬人

2017年02月17日 10:1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北京2月16日電 (記者顧仲陽)“扶貧小額貸款解決了資金,駐村農技員指導技術,去年靠養鴨子脫了貧。”這個正月,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中口村貧困戶李文剛一家過得格外開心。2016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等任務圓滿完成,脫貧攻堅首戰全面告捷。2017年我國將確保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強化頂層設計,建立脫貧攻堅規劃政策框架。2016年國務院組織編制印發了《“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辦、國辦就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制定了10個配套文件,32個牽頭部門和77個參與部門共出臺118個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扶貧投入力度空前。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扶貧資金667億元,同比增長43.4%;省級財政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各類金融機構加大扶貧支援力度,其中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772億元,今年新發放1645億元,支援了766萬貧困戶。

  創新體制機制,為脫貧攻堅提供新動能。建立脫貧攻堅責任制,中西部22個省份黨委和政府向中央簽訂責任書。2016年底對這22個省份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督查巡查,開展成效考核,委託專家學者開展第三方評估。明確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禁止作為的九項標準。

  分類施策,將精準扶貧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産業扶貧紮實推進,2016年在428個貧困縣開展電商扶貧試點,旅遊扶貧覆蓋到2.26萬個貧困村。作為脫貧攻堅的標誌性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開局良好,全年249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脫貧攻堅效益。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扶貧對象識別精準度進一步提高。各地共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12.8萬個,派出駐村幹部54萬多人。全國選派18.8萬名優秀幹部到貧困村和基層黨組織薄弱村擔任第一書記,提升帶動群眾脫貧能力。

  加大動員力度,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首次實現對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全覆蓋,明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京津兩市與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和保定三市的扶貧協作任務。啟動“攜手奔小康”行動,東部發達地區267個經濟較強縣(市、區)結對幫扶西部406個貧困縣。國務院國資委組織中央企業設立貧困地區産業投資基金,51家央企參與出資。

  2017年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之年。國務院扶貧辦負責同志介紹,今年將在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勞務輸出、教育衛生扶貧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在扶貧責任落實、扶貧資金監管、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貧返貧、保障住房安全、幫助特困地區特困群體脫貧等方面進行新探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