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民日報:不認一中,臺灣難有“國際空間”

2017年02月20日 15:01:1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據報道,臺灣3名“立委”日前赴印度活動,還向印方提及“升級臺駐印機構”問題。這種小動作註定不會有什麼大出息。除了表達對“國際空間受限”的不滿,對“中國牽制臺灣”的反制,估計後續也就不了了之,層次和影響都極為有限。

  不妨回頭想想,之前“川蔡通話”曾經鬧得沸沸颺颺。近日特朗普與習近平在熱線中明確表示,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一度歡欣鼓舞的“獨”派遂偃旗息鼓,借美國換屆渾水摸魚的構想沒了下文。

  跟馬英九時期對外交往上維持住了“現狀”不同,“國際空間”問題始終是民進黨上臺後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多的邦交國隔三差五拉警報,老怕對岸挖墻腳,不好對民眾交代;主流國際組織一個都參加不了,作為國際大家庭的“局外人”,顏面掃地。原因怪不得大陸,反求諸己,根子在民進黨身上。因為當局沒有正心誠意去面對“九二共識”“兩岸一中”的政治公約數,反而試圖利用特朗普上臺的變數做文章,更有獨派豬隊友動歪腦筋想邀請熱比婭竄訪來拼“國際能見度”。

  這樣做除了鬥氣,自身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反而刺激大陸逐步改變曾經的默契。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基礎,臺灣取得“國際空間”的機會為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某種意義上,這個道,就是一個中國原則。隨便舉幾例。2月9日晚,南非總統祖馬在年度國情咨文中強調,將堅持一個中國立場不變。比南非稍早數天,柬埔寨首相洪森宣佈,不管何時何地都禁止在柬升臺灣旗幟,“我們不會在臺灣問題上做任何影響中國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的事”。 1月份時,尼日利亞政府更是明確要求,臺駐尼機構取消“偽稱”、摘除“偽牌”,遷出首都,削權減人。

  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是大勢所趨,但“獨”派有些人就是不願意面對事實。有“臺獨”大佬近日透露,日本會支援以臺灣名義參加東京奧運。一廂情願説出來爽一爽的話,別太當真。因為連當事人也承認,一方面要看日本“堅持立場”的決心有多大,另一方面也得取決於國際奧會的決定。這種難度,應該不亞於駱駝穿過針眼吧?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姿態任君擺,統統沒啥用。臺“外交部”已經放出話來,今年仍將全力爭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但明眼人早就指出,類似“國際空間”議題臺灣的機會渺茫,像是世衛大會、國際民航大會等,就別想了。蔡當局執政下,一切只有越來越限縮的份兒。怪誰?去年世衛組織發給臺灣的邀請函上加注了一中原則。這本是度人的金針,卻被有些人看成票房毒藥。既然如此,就不要憚于品嘗苦澀的後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