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臺獨”搞出“奧運會旗” 網友批醜的慘不忍睹

2017年02月17日 09:04:5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臺灣所謂的“民間團體”公佈一份“新奧運會旗設計比賽”得獎名單,意圖取代被認為具有國民黨色彩的“梅花旗”。該活動不僅是為了“去國民黨化”和搞“臺獨”,還挑戰臺北參加國際體育大賽的“奧運會模式”。

  由“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和民視新聞臺等主辦的“臺灣奧運旗歌我來設計”活動,邀請民眾重新設計臺灣“奧運會旗”和“會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6日報道,主辦單位15日公佈前三名作品,“每個都帶有濃厚的臺灣色彩”。其中獲得第一名的是用彩色圖騰代表臺灣有16個原住民族群;第二名以女王頭為設計靈感,代表“美麗的臺灣,且奧運會當初是以希臘女神為運動象徵,臺灣就像東方文明的女神”;第三名使用了原住民的百步蛇圖騰。

  主辦單位聲稱,新設計一半以上從臺灣島嶼造型出發,運用原住民圖騰的很多。他們將拜會“總統府”“中華臺北奧委會”和臺北市政府,希望代表臺灣的旗幟能在今年的臺北世大運和未來的奧運會場現身。評審之一、“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宣稱,“希望臺灣人能有尊嚴地參加奧運,別再用不三不四、黨國不分的名稱或旗幟”。

  島內網民並不買賬,PTT的討論推文中“醜”字不斷。有的説,“臺灣人設計真的慘不忍睹”“幹嘛一定要加原住民圖騰風格”,還有人認為,“不是放個臺灣地圖就是表現臺灣意象”。一些人直言,還是現在的旗幟比較好看,“換了旗,臺灣也不用參加奧運了,做點有實質意義的事好嗎?”

  臺灣一些團體去年年底策劃設計徵選活動,聲稱“裏約奧運開閉幕典禮上各國選手都高舉祖國國旗,唯獨臺灣和難民隊沒有國旗,只能委屈地拿奧運會五環旗,也沒有臺灣代表歌曲可演奏”。據稱他們的舉動得到一些日本人的支援,有日本網民發起“臺灣不是中國,日本人支援臺灣”的聯署活動,妄想讓臺北以“臺灣”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16日,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江志銘稱,目前聯署人數已達6萬,煽動民眾在8月世大運期間,持“臺灣就是臺灣,臺灣不是中華臺北”的標語在觀眾席加油。他還透露曾諮詢臺北市長柯文哲,確定開閉幕式上,民眾在觀眾席上只要不妨礙比賽,任何標語旗幟都可帶進場,不會受到干涉或禁止, “就是要挑戰奧運會模式”。

  分析認為,上述活動的主辦單位雖然宣稱是民間組織,但無疑都有很濃厚的“臺獨”背景,其目的不言而喻。像“會旗”設計比賽中獲得特別獎的圖案是,“黑水溝兩旁有著臺灣與中國,代表臺灣中國一邊一國”。不過,“臺獨”分子的上躥下跳很難有什麼實質結果。臺北參與國際比賽的“奧運會模式”,是1981年確立的。依據協議,臺北的奧委會正式改稱“中華臺北奧委會”。會旗為“梅花五環旗”,會歌則借用了一首稱頌中國國土的老歌,歌詞由國民黨大佬戴季陶所寫,曲子則由民國時期著名作曲家黃自於1930年所作。這一模式已經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不是幾個“臺獨”分子煽動吵鬧就能改得了的。

[責任編輯:郭碧娟]